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乡村振兴下的两河村实践探索四川民生发布
TUhjnbcbe - 2024/8/1 15:00:00

许墉

编者按:西华大学在校学生许墉,利用暑期一个月在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实习实践,此探索报告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采访村干部和村民形成,对省级四好村两河村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剖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探索性的思路。

党的十九大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于年9月21日下午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重大战略的理解,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思路,深化认识,切实把工作做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村党委自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基础、群众为主体,聚焦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锻造“五心品质”(公心、真心、爱心、良心、责任心)干部、培育“三气精神”(正气、大气、锐气)党员队伍,创新“”工作方法(坚持“一核三治”治理机制、推行日常工作4种制度、服务群众4种方式、党员管理6项制度),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近日笔者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展开调研,初步掌握了两河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汇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积极探索加快推进两河村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一、现状与优势

蒲江县两河村幅员面积4.4平方公里,辖12个社,户人,劳动力人,党员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从区位、资源、产业等县情实际分析,两河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上有以下优势。

富民关键——产业兴旺。近年来,两河村以村党委引领为核心,发挥党委在“科技、规划、品牌”三个方面的引领作用,建成四支带头人队伍(技术带头人、营销带头人、文体带头人、旅游带头人队伍),每一个党员做到“四个带头”(带头学技术、作示范、结对子、闯市场),以率先致富奔小康为目标,按照“三基地一家园”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形成了“产村一体、一三互动、协调发展、共同致富”的良好格局,呈现出“党委强、产业兴、民风好、农民富”的良好态势。以群众致富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由村党委领办成立两河果品专业合作社和九仙果品专业合作社,村党委成员兼任合作社社长,党员技术能手担任骨干会员,发挥村党委的政治引领、协调服务、组织发挥作用,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投入品、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实现规模经营、抱团发展,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实现农户受益最大化。且全村大力实施土壤改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成优质柑橘基地亩、优质猕猴桃基地亩、优质冬草莓基地亩。针对群众产业发展壮大需求,党员带头,成立两河果品合作社,为群众提供种植管理服务。

销量提升——网商营销。成立九仙果品合作社,为群众提供市场营销服务;以“财政支持+村集体+村民”合作方式,筹资多万元,盘活闲置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建成占地约20亩的集配中心,并引进6家市场主体运营。深化“互联网+”,注册“两河口”“两河家园”“蒲河家园”商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设立互联网平台“直播销售”等现代化销售途径。率先建成多平方米的“乡村人才驿站”,产品远销北京、天津、新疆等地,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等美好画卷。如村民创办的蜀果农业专业合作社,年电商成交量达30万斤。依托农业优势,成立两河农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乡村观光休闲体验产业,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两河村的产业更加兴旺,农民的生活更加富裕。

地理环境——区位优势。两河村地处临溪河畔大小五面山之间,东与敦厚社区联界;南与石桥村联界;西与西来古镇联界;北与白马村联界,寿卧路横穿两河村境内,村级公路共三条,社级公路共七条。毗邻天府新区,属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成蒲铁路、川藏铁路、成雅高速G、线、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穿境而过,成蒲快铁的开通,西来站的投用,大量人流、车流、物流等资源进入两河村。空气质量优于国家Ⅱ级标准,地表水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森林覆盖率52.6%。年平均气温16.4℃,日照小时,年均降雨量mm,无霜期天,蒲江河、临溪河流经两河村,具有果树生长的良好自然条件。地貌以浅丘为主,土壤为紫色土、黄壤土,酸碱度适中,保水保肥性好,有机质含量逐年提升,被评定为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除延伸发展加工业外,还规划建设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和柑橘、猕猴桃休闲观光区,将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拓展了农业功能,提升了产业链。蒲江丑柑、蒲江猕猴桃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国内市场和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外市场,成为当地农业响亮的名片,两河村以此为依托,注册了“两河口”“两河家园”“蒲河家园”三个品牌,打出品牌名气,增加产品附加值。

团结一心——抓好党建。两河村大力开展从严治党、民主治村的政策纲领,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锻造“五心品质”干部(公心、真心、爱心、良心、责任心),培育“三气”精神党员队伍(正气、锐气、大气)。以党建为抓手,促进产业提升。坚持以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带头、群众高度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群众苦干实干加巧干,锻造一支让群众更加满意,群众更加信任的党员干部队伍,并不断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筑牢支部堡垒根基。于年拟转正1名预备党员,新培养3名及以上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充实党员干部队伍。

精神支柱——人民书记。一心为民好支书,团结百姓齐致富的村委书记姚庆英同志自担任两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她把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作为村支两委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两推一选、目标选人”,广开渠道招贤纳才,带领村支两委干部深化产改成果运用,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现代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为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她积极多方筹措资金,打造“两河逸园”农民新型社区建设。在她的带领下,两河村从过去的“穷村”“弱村”变成如今的幸福美丽新村,成为拥有年产值多万元的水果基地,是远近闻名的四好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元,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6元。姚庆英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村官”“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并于年5月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姚庆英书记有着崇高的党性,不求功名利禄,只持一颗为民的心,鞠躬尽瘁。“我当了25年的村党组织书记,有人问我累不累?我说“有时候真的很累、很想撂挑子不干了”。25年来,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我哭过、气过、累病过,但是一想到全村党员群众都支持我、信任我,我就不敢退缩、也不能退缩。有人问我当村党组织书记后不后悔?我说“共产党员的心里永远装着的都是群众,当村党组织书记心里装着的是全村群众,哪里有装‘后悔’的地方?”,特别是当为群众办成一件事后,听到群众发自内心的一声“谢谢”,我的心里就很高兴。让群众满意、让群众认可,就是我当村党组织书记的初心和使命。”“两河村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全靠党的农村政策好,全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团结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丽、更和谐、更幸福。”选自姚庆英同志心得体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推进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为人民服务的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笔者坚信在姚庆英书记的带领下两河村会打造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城乡居民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新村。

二、困难与不足

放眼全川地区,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还是普遍存在,两河村同样不例外。

一是土地分散化严重。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简单化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加剧了农地“细碎化”。随着两河村产业的发展,不断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农户种植的土地呈碎片化,无法全部集中在一起进行种植,对两河村产业走向数字化有很大的阻碍,制约了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

二是人才稀缺。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浪潮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冲击,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或安家落户,加之“打工潮”的出现,两河村中有限的人才资源流向城市,随着两河村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两河村大量的青壮年都返乡创业,但高学历的人才仍然不足。两河村现已有的产业和发展前景对高学历人才吸引力不足。农村自然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医疗条件、待遇方面等对广大高学历人群吸引力欠缺,造成了大多数高学历人才不愿到农村来了解农业,未能在农村扎根发展。村庄现有“专家”是对多年农务劳作的经验积累,缺乏对学术化专业化的专家引进,对外来高学历人才吸引力不足,没有专业人才对两河村未来的发展进行一个规划,没有针对性的对两河村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系统布局,没有专业人才,只能靠“瞎子过河——摸着走”,致使两河村产业发展滞后。

三是产品脆弱化。两河村由于缺乏龙头企业领头人故而导致辐射带动面不广,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够,绝大多数农民仍依靠种植柑橘、猕猴桃等单一产业增收,产品结构过于单一且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大。新产品更新不及时,培育良种技术落后,受近年来多地都开始种植柑橘影响,市场竞争压力大。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全村主体集体经济主要为两河村集配中心(冻库),建成于年12月耗资万元。村民及村委会筹资,年底集体分红,集体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三、建议和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国走出“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坚持规划在先,合理布局引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将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放到全村经济发展格局中进行科学定位。一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突出开发旅游业和网红经济体。同县明月村既是第三产业极为突出的网红新村。二是确保年年增收。提高农贸产业抗风险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培育良种,推动农贸产品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三是坚持准确定位。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打造一村多元化发展,产业多元、景物多元、经济多元发展,引导美丽乡村建设。四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作出与整体相适应、相协调的设计,与既定规划相衔接,与定位标准相匹配,让科学规划引领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二)深化农村改革,推动要素集聚。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打通城市资源、要素流向农村的通道,让人、财、物向农村集聚。一是深化农村土地改革,释放土地活力。以“三权分置”为突破口,在推进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所有权关系不变,落实承包责任,杜绝承包土地的浪费和闲置,加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充分释放农村土地活力,努力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切实提高农村土地的供给能力、利用效率和增值空间。二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机制,补齐农村短板。加快乡村公路改造,畅通交通“毛细管”;加大农村电力、山坪塘、人饮、土地整治等涉农项目的投入,为产业发展打下基础;在农户集中区医院、乡村学校、农村金融网点、便民超市、体育健身场所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加快转型提质,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一是推动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导和鼓励村民根据“宜耕则耕、宜养则养”和市场需求原则,着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精品、绿色生态、健康养生的现代种养业。二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与旅游、健康、文化、创意、体育、自然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拓展农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三是推动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大力推进农村电商产业基地和电商特色村建设,规范农村电商服务点,让两河村优质的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进入千家万户、销往五湖四海,让更多农民借助互联网创业致富。

(四)加强培育引导,推动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坚决锻造“五心品质”干部队伍,大力培育“三气精神”党员队伍。推动“能人回归”“乡贤助村”,建强支部堡垒,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二要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引导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工商业主、文化人返乡下乡创业,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鼓励在校大学生前往乡村实习实践。聘请农业专家,农技指导来村指导讲课。引进农业专家,农技指导与乡土专家相结合组成农业技术创新团队,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决不能一蹴而就,否则必然功亏一篑。要切实的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振兴下的两河村实践探索四川民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