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在年和年交替之际,我国爆发了新冠疫情,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各地相继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此机制下,我国经济活动被迅速按下了“暂停键”,对全国人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疫情对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却没有“暂停”,甚至是对我国特定行业发展和转型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催生新兴业态、新模式方面,刺激了部分新兴行业的萌发以及发展。文章将选取医用防护用品、无人经济、新基建行业、非接触类经济及健康食品等十个可能由疫情导致“爆发”的行业,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十大行业概览及爆发程度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根据行业发展历程、市场分析、竞争程度及进入壁垒等指标分析,我们推测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边缘计算行业和网红经济爆发程度最高;医用防护用品、非接触类经济、无人经济和互联网医疗行业有较高水平的爆发;而新基建行业、共享员工行业等将逐渐爆发。
十大引爆行业之一:一次性医用防护用品行业
一、行业概述
一次性医用防护用品即一次性无纺布医疗防护用品是指利用化学纤维包括聚酯、聚酰胺、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制成的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其属于一次性无纺布医疗防护用品医疗器械行业中的一次性无纺布医疗防护用品。包括一次性口罩、防护服、手术衣、隔离衣、实验服,护士帽、手术帽、医生帽、手术包、产妇包、急救包等一次性医用耗材系列。与传统的纯棉机织医用纺织品相比,医用非织造织物具有对细菌、尘埃过滤性高、手术感染率低、消毒灭菌方便、易于与其它材料复合等特点。医用非织造产品作为用即弃的一次性用品,不仅使用便利,安全卫生,还能有效地防止细菌感染和医原性交叉感染。
(1)产业链
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行业产业链全景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防疫防护用品行业上下游因具体产品而异,主要表现在上游原材料的不同。如医用口罩主要原材料为聚丙烯、熔喷布、无纺布、鼻梁条等原材料;医用防护服主要材料为聚烯烃与PTFE:医用防护服材料种类较多,主要包括聚丙烯纺粘布、新聚酯纤维与木浆复合水刺布、SMS非织造布、高聚物涂层织物、透气膜/非织造布复合布;医用防护手套主要原材料为丁腈胶乳、PVC糊树脂、增塑剂、降粘剂以及多种辅料助剂。
(2)政策环境
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一部分,其规模的增长,离不开行业法治化环境地逐渐建立。在政策方面,近年国家出台了鼓励医疗器械创新的系列政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制定出一系列鼓励创新医疗器械发展的文件,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更加重视医疗器械上市后的监管,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同时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表1-1:一次性防护手套行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市场规模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以口罩、防护服以及医用消毒液为代表的医用防护类产品需求激增,在此期间,不少企业开始跨界生产相关产品以弥补其产能不足。文章以口罩、防护服以及医用手套为例对其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口罩
随着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对于口罩等一次性医护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势必会使得口罩市场规模大幅增加,预计医用口罩年增长率超过40%。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止年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医用口罩、医用N95口罩在内,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分别是2月1日的5.2倍、12倍,进一步缓解了口罩供需矛盾。其中,医用N95口罩日产能产量分别达到万只、万只,有效解决了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要。
图1-2:医用口罩产值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防护服
近年来,中国个人防护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在疫情扩散前呈稳定增长趋势。-年,中国个人防护用品市场的市场规模(按终端销售额计)由.8亿元增长至.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0%。年初,中国个人防护用品行业在突发疫情的短期内出现产品脱销与价格哄抬现象,迅速拉动市场规模与增速增加。预计规模将近亿元。伴随疫情扩散,供需缺口出现,行业增长速度大幅提升。但未来自疫情稳定后,供需紧张局面将缓解,市场规模与增速回落至以往的平稳水平。
图1-3:个人防护用品市场销售额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防护手套
在我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非典、H1N1、新冠肺炎等特殊事件的刺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在不断变化,未来几年对一次性手套的需求将会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如果仅在医疗行业使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年中国卫生技术人员达万人,按照国外医疗行业60%以上的人员消耗防护手套的比例估算,每人每天消耗6支手套,年需求量达到.71亿支。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使得医护人员及民众对防护手套需求暴增。同时,经过这次的疫情将提升个人健康防护意识,一次性手套市场潜力巨大。单从上述60%的卫生技术人员的角度估预估,在一季度平均每天消耗骤增至12支,之后按正常水平即每人6支计算,年预计需求量达到.43亿支,全年增长接近25%。
图1-4:一次性医用防护手套需求(亿支)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行业前景
(一)发展趋势
从市场机会方面看,短期内,新冠疫情使防疫防护用品的需求出现井喷,使得行业内产品供不应求,甚至需要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跨界生产相关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长期来看,防疫防护用品需求量会较疫情期间明显回落。但此次疫情使公众在个人防护方面的意识大大增强,以口罩为代表的医用防护用品将转向日常防护用品。此外,未来相关物资或将列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上两点因素将助推医疗防护用品行业未来市场需求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利好行业内企业未来发展。
(二)竞争状态
市场格局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欧洲则为第二大市场,而中国在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一次性手术包手术衣市场,预计在不远的未来,伴随着国民经济、医疗水平的发展及医、患对自身防护的愈加重视,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的使用也将以强制性规范的形式确定,国内市场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由于国内市场上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尚未强制使用,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还需面临着普通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纺织医疗用品的竞争,但随着中国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的市场占有率将会逐渐提升,而且国内市场上,同类产品制造商要面对较高的准入门槛,包括医疗器械注册证等严格的监管措施,目前国内生产同类产品的制造商数量较少,因此,国内市场竞争较为温和。
而国际市场上,鉴于欧美多数国家对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的使用已制定强制标准,市场需求大,但由于欧美市场已趋成熟,同类竞争者数量也较多,竞争较为激烈。
表1-2一次性医用防护用品代表性企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进入机会
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行业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细分行业,其产品广泛用于医疗机构,其使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强制性,且具有相当的消费粘性因此不存在明显周期性。
从进入壁垒来看:一是具有较高的准入壁垒,医用防护用品属于医疗器械,其使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我国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企业设立、生产经营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建立了严格的审核程序和市场准入制度,以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的监管。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及《医疗器械注册证》等资质牌照;二是具有较高的资金投入壁垒,一方面,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生产对工作环境的灭菌要求、除尘要求非常高,前期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来满足净化车间、灭菌中心、实验室及其他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需求;另一方面,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要随着行业标准的完善和市场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升级,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满足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保障投入;三是具有较低的技术壁垒,一次性医疗防护用品附加值总体较低,相关产品生产自动化水平较高,但工艺和技术相对成熟。
十大引爆行业之二——无人经济行业
一、行业概述
(一)行业简介
无人经济,主要指的无人值守服务,是基于智能技术,在新零售、娱乐、生活、健康等消费场景下实现的无导购员和收银员的服务。此外本文认为无人经济除前面所讲的商业领域以外,还包括制造领域,如无人工厂。无人工厂又叫自动化工厂、全自动化工厂,是指全部生产活动由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生产第一线配有机器人而无需配备工人的工厂。
(二)产业链
1、无人零售产业链
传统零售供应链呈现线性状态,各参与方之间依次进行信息交换,效率较低。而无人零售为代表的智能零售则逐渐构建联动网状供应链结构。消费者需求信息通过网状供应链传递给各方参与者,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各方联动进行相应的调整。网状供应链有利于消除各方信息不对称,达到高效信息传递,各方都作为链条中的信息枢纽,实现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图2-1:无人零售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图2-2: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政策环境
表2-1:无人经济行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湘财证券研究所、Wind,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市场规模
(一)无人零售市场规模
年国内无人零售市场(含自动售货机)市场规模接近亿元,预计年将突破亿,三年复合增长率在44.4%左右。年自动售货机整体市场规模约亿,预计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亿,复合增长达到37.1%。
图2-3:-中国无人零售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
图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及预测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发展趋势
无人经济于年兴起,得益于科技技术的进步,至今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无人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来说,是一种消费流程的创新。消费者体验的是一种全自助模式,即从进店选择商品,到支付完成离开这样一个全流程的购物体验,其背后的基础设施都是运用技术来进行支撑的。无人经济”发展的背后体现的是消费者更快速便捷、品质多元的消费需求,“多元化、科技化、时尚化”是未来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无人经济不仅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而且还能提升经营效率,在本次疫情的影响下,无人经济还体现了其在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无人零售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市场三大无人零售模式将相互融合,运营商将会同时布局“机+架+店”的复合业态。同时,无人零售行业会随着技术升级,和供应链优化,向规模化、精细化运营发展。
短期内,企业的运营重点在于供应链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包括企业进行技术算法提升,并将供应链进行网状转变,同时扩充或开发零售多场景,覆盖主要消费场景,品类、商品组合进入精选模式,根据不同用户个性化/精准化推送等。
从长期来看,企业的运营重点着力于精细化运营和体验的进一步提升,包括根据数据反馈绘制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分析多维度数据,进行精细化运营,业务延伸、产品创新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其中产品创新,包括研发自有品牌商品等。各期运营重点主要还是围绕技术、数据、供应链三方面进行展开。
(二)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正向模块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一是模块化改变了传统机器人的构型仅能适用有限范围的问题,工业机器人的研发更趋向采用组合式、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思路,重构模块化帮助用户解决产品品种、规格与设计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例如,关节模块中伺服电机、减速机和检测系统的三位一体化,由关节、连杆模块重组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
二是机器人产品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开放性控制系统集成方向发展,伺服驱动技术向非结构化、多移动机器人系统改变,机器人协作已经不仅是控制的协调,而是机器人系统的组织与控制方式的协调。
三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延伸,目前的机器人产品正在嵌入工程机械、食品机械、实验设备、医疗器械等传统装备之中。
十大引爆行业之三——非接触类经济
一、行业概述
(一)、行业简介
“非接触经济”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人工智能或者是网络等平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不通过接触就可以实现经济活动或者是方式。“非接触式”实践的本质就是利用传感摄像机、机器人、云平台、红外仪等桥梁媒介,延伸人体的视觉、听觉、触觉。
(二)行业产业链
非接触类经济涵盖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短视频、网络游戏、VR、非接触政务以及非接触型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文章以VR为例,对其类经济规模和产业链进行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政府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推动着中国虚拟现实产业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VR产业生态已初步建立,近眼显示、感知交互、网络传输、渲染处理与内容制作等关键技术体系已初步形成。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可以分为零部件、硬件设备、软件应用、内容、服务/渠道、以及客户等六个环节。
图3-1:VR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政策环境
“非接触类经济”相关政策涉及各个方面,包括教育领域、工业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等。
表3-1:国内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VR市场规模
以VR为例,当前我国VR产业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亿元,比年增长了1倍左右。由于目前许多下游应用领域都还没有完全打开市场,预计未来几年仍将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到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亿元。
图3-1:中国VR产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发展趋势
一是“竞”点临近,行业即将迎来洗牌,国内目前有上百个VR眼睛品牌,低端竞争将明显加剧。
二是高性能化发展。以手机盒子等为代表的中低性能VR产品逐渐走向弱势,而高性能头盔和一体机等将成为研发投资热点。
三是向内容和平台转型。一方面,内容平台的资本吸引力不断增强,创业企业纷纷介入;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依托内容平台弥补硬件低价。
在市场愈加注重用户体验的大趋势下,VR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途径,目前VR需求缺口巨大,叠加此次疫情对非接触类经济的“启动”效应,以VR为代表的非接触类经济将迎来爆发。
十大引爆行业之四——互联网医疗行业
一、行业概述
(一)行业简介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其包括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二)产业链
互联网医疗,覆盖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支持的各个细分医疗领域,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渗透,使产业链价值重新得到分配。从患者角度,在线轻问诊、疾病搜索、医患交流、慢病管理等可以解决很多基础健康问题。而在线平台从预约挂号、导诊候诊到最后报告查询等各个环节,能有效节省时间,提高看病就医的效率。
图4-1:互联网医疗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出台有关互联网和医疗、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较为密集。文章对年和年相关政策整理如下:
表4-1:-国内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市场规模
互联网医疗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亿元,用户规模有望接近余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规模扩大以及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各类创业企业纷纷涌入,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度开始广泛形成,到了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升至67.1亿元。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与诸多政策的支持下,互联网医疗行业快速成长,数据和服务进一步完善,细分领域开始出现独角兽。目前互联网医疗产业链逐步成形,在线挂号及问诊企业已从流量争夺进入到了医疗资源扩张的比拼阶段。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同比增长51.08%;年有望达到亿元,-年的CAGR为35.39%,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4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4.5千万,行业渗透率为6.6%,到年4月,用户规模有望上升至5.9千万,渗透率达到7.9%。
图4-1: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健康界研究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发展趋势
互联网医疗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医疗IT行业景气度、市场集中度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以上新产品为主,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临床医疗大数据平台等,医院出于诊疗水平等需求,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成熟度完善。医疗信息化行业下游需求旺盛,未来2~3年将是加速建设期。从医疗IT厂商来看,订单加速成长,年卫宁健康、创业软件等订单增速40%左右,年以来依旧维持40%+的增速。同时,政策驱动医疗信息化建设由点到面推进,中小型企业由于交付能力弱和产品结构单一,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行业资源将向大型企业集中。
二是政策助力,新政频发驱动行业加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规范、电子病历规范、新电子病历评级等针对医疗IT的政策越来越细化和可操作性。互联网医疗政策已由大政方针演变成《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将有更清晰的路径。医保局将推出更多政策和新型管控方式,配套的信息系统也面临升级换代和新建。
三是互联网医疗业务进入加速成长期。主业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平安好医生成功上市并获得较高估值,目前总市值超亿港币。主业为“互联网+医药”的阿里健康业绩爆发式增长,年收入增速.37%,扣非利润扭亏为盈,今年以来股价翻倍增长。卫宁健康的四朵云业务表现卓越,云医、云药和云险经营指标靓丽,今年有望实现盈利。处方外流的推进加速处方共享平台发展,互联网医疗迎来百亿量级新赛道。
此外,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跟踪随访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运用信息手段开展随访,实现临床诊治与健康管理的全闭环。医院也迅速开启非接触式诊疗模式,落实对接全省远程会诊平台,完善异地诊断环境。在供需双增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医疗行业步入高速成长期。
十大引爆行业之五——边缘计算行业
一、行业概述
(一)行业简介
根据GSMA对边缘计算的定义:“边缘计算”为一系列边缘计算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相比完全基于云的传统模型,边缘计算技术能让存储、计算、处理和网络更接近生成或使用数据的设备。这些技术包括边缘节点、本地边缘、云边缘、边缘云、边缘网关、边缘负载和边缘应用。对于移动网络来说,“接近”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可以是比较近的位置(即在传输网中),也可以是客户所处的位置无论在用户设备内部还是在用户驻地)。
(二)产业链
以5G时代,移动通信领域边缘计算为例:
移动边缘计算的产业链核心是电信运营商,由运营商进行底层网络建设和机房规划,边缘计算节点内使用的设备主要依靠电信设备商,边缘计算业务的支撑和运营可以以运营商为主导、或者运营商开放5G网络和边缘计算平台端口引入第三方专业厂商,或直接与第三方专业厂商合作建设运营边缘计算网络。其中:
电信设备商:边缘计算依赖专用服务器、网关等设备。边缘计算节点相比传统数据中心机房更加分散、单体规模较小,环境温湿度控制等偏弱,对服务器、网关以及配套的光模块等的可靠性、功耗和成本控制要求更高。
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是边缘计算产业链的核心。电信运营商提供5G基础网络资源,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制定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和部署策略。具体到边缘计算的部署上,由于边缘计算与业务流程密切结合,运营商在行业应用上积累有限,可以开发网络端口,引入第三方专业厂商进行合作,共同部署、运营、管理边缘计算平台。
第三方合作商:运营商在垂直行业应用领域经验相对有限,边缘计算与行业应用紧密结合,因此运营商可能向第三方合作商开放边缘计算端口,提供底层资源,由专业厂商提供应用层面的服务。或者运营商可以直接与第三方合作,共同建设和运营边缘计算平台。
图5-1:5G时代移动通信边缘计算产业链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政策环境
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边缘计算的政策性文件,但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应用场景扩展,国家势必会出台支撑其发展的相关政策。以下以云计算相关政策作为参照:
表5-1:国内云计算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市场规模
以边缘计算在端级边缘计算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为例。这里所说的的智能家电与我们目前生活中的智能家电有一定的区别,其更具智能化,家电自身将变成一个拟人智能终端,通过对人的行为习惯的感知为用户提供生活上的指导建议,而物联网的应用又使得其对身边的物具备了感知能力,这样所有家电就构成了一套完善的智能家居系统,为生活提供更多智能化服务。
家电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自身的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边缘计算技术也将作为一项基本技术嵌入智能家居系统中。
截至年,家电行业已有海尔、长虹、创维、美的、海信、海立、九阳、老板8家企业先后成为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试点示范”项目。
年中国家电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亿元,其中,智能家电行业市场规模为亿元,占比达36.54%,预计年智能家电行业规模将达到亿元。
图5-2: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发展趋势
目前,端级边缘计算是各OT厂商争相抢占的战略高地之一。智慧安防、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是目前端级边缘计算主要的应用场景,各厂商在这些应用场景下也都有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并且在智慧安防及工业互联网领域,端级边缘计算带来的红利肉眼可见,因而这两个领域会是接下来端级边缘计算应用的主战场。
国家层面上,政策也在积极推动传统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应用先进的数字通信技术为传统工业赋能。
从上面大致的测算来看,端级边缘计算下游应用会是一个超过1.7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国内的相关芯片厂商及相关元器件供应商也必将从中获益。
十大引爆行业之六——新基建行业
一、行业概述
(一)行业简介
“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和定位,“新基建”涵盖了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以及城轨交通,涉及了七大领域和相关产业链。与“旧基建”相比,“新基建”的特点在于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旧基建”进行的补短板工程。
(二)产业链
“新基建”涵盖了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和相关产业链。5G领衔新基建,5G的产业链条非常广,梳理之后可细分成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小基站、光纤光缆、PCB、主设备、光模块等。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在国家的规划中,到年,我国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产业链主体包括底层硬件和通用Al技术及平台,并在此基础上细分。
图6-1:新基建行业产业链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商产业研究院
(三)政策环境
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强调,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国家对于“新基建”的部署逐步深入,下表梳理了“新基建”行业的相关政策。
表6-1新基建行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市场规模
截至目前,已有25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型基建,其中21个地区表示推动5G建设与布局等相关工作。从专项债流向看,新基建占全部基建的比例约为24%左右;从PPP数据看,新基建占比约为22%,结合来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根据-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年市场规模超亿元,可预测未来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从无线侧来看,根据测算,-年我国新建5G基站主设备市场规模约.2亿元,是4G投资的1.57倍。
图6-2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图6-3我国5G基站主设备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商产业研究院
三、行业前景
(一)发展趋势
“新基建”投资潜力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未来5G网络建设投资将达到1万亿以上,带动的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将超过数万亿投资,将有助于培育繁荣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等新技术新产业,带动十几万亿产值的新经济,为抢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高点奠定坚实的基础设施。
“新基建”是我国保持下一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是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短期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推动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福利。由新旧基建对比可推断出,“新基建”与“新动能”是一种乘数效应的体现,完全符合中国当前需要发展的多种目标。
(二)进入机会
总体看,狭义“新基建”的占比相对偏低,仍需政策发力以促进其持续发展。第一,新基建的占比持续升高,但目前传统基建仍占主导地位;第二,从新基建的分项来看,轨道交通、园区开发等致力于传统基建补短板的广义新基建占绝大多数,而5G、大数据等狭义新基建行业的占比不足50%。因此从短期来看,传统基建仍是当前稳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往后看,随着政策的不断引导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狭义新基建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从近期政府会议来看,全年经济目标并无变化,疫情平稳后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码,基建可能再次承担稳增长重任。“新基建”是未来发展的短板,这些领域是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的大国重器。
十大引爆行业之七——健康食品行业
一、行业概述
(一)行业简介
健康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其原材料主要取自天然的动植物,经先进生产工艺,将其所含丰富的功效成分作用发挥到极至,从而调节人体机能,主要包括优质农产品,保健食品等。分析疫情当中的消费需求,可以看到此次疫情中,和健康食品需求有关的有三个关键词:增强免疫力、精准营养和“宅”健康。疫情发生后,人们在没有精准防治药物的前提下,对抗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方式是提高自身免疫力,让正确的科普声音驱逐不良声音。卫健委、协会、医疗机构、独立科普人等都提出了营养膳食指南,消费群体对营养健康有了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