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本文涉及到十几家公司,大部分都曾单独深度分析过,所以本文未就相关公司情况做过多论述;
注2:本文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广,所以耗时较长,数据采用日期截止于12月7日;
注3:大部分数据均来源于企业公告,行业协会,能源署以及交易所等,但部分数据乃本人推算,请注意甄别;
注4:看完别忘了点赞哈!
今年的光伏很有意思,行业需求节节攀升,很多公司业绩表现也非常好。
但是市值却是一降再降。
从今年1月1日开始,到现在,A股近90家光伏企业加起来,整体市值已经蒸发破千亿。
如果只算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这四大金刚,大概三十多家企业,总市值就蒸发了亿以上。
也就是超过一半的市值,消失在三分之一的公司身上。
难免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光伏到底怎么了?
本文就系统性的来深度剖析一下光伏行业,先简单的说一下光伏四大金刚的情况。
一、硅料硅料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的意思就是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电阻率大概在1mΩ·cm~1GΩ·cm范围内。
现在主要应用在光伏和电子领域,市场非常大。
硅的元素符号是Si,以前叫矽,很常见,石头沙子里面主要都是硅元素,所以硅料的生产原材料主要就是石英砂或者石英石。
石英石主要来源于石英矿,有专门产这种石头的矿山,比如我国的江苏东海和新沂,就有很优质的石英矿。
这些原材料由于纯度不高,所以需要提纯变成工业硅。
硅料纯度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6N标准,也就是纯度99.%,还有一种9N标准,纯度99.999%,还有更高11个9的。
之前的光伏P型电池,对纯度要求没那么高,所以主要用6N标准的硅料。
芯片的底片也是硅料做的,由于集成度非常高,所以要用9N标准的硅料。
不过现在光伏电池在向N型转型,纯度要求也更高了,下面还会单独讲。
硅料变成硅片,还有一个很麻烦的步骤,那就是“长晶”。
“长”就是生长的意思,“晶”是晶体硅的意思,因为硅料分为多晶硅和单晶硅。
在年之前,多晶硅是主流,但是后面基本上都用单晶硅,现在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已经超过96%,慢慢地可能就没有多晶硅片了。
要把晶体硅给生长出来,主要设备叫“长晶炉”。
上图这个设备就是“晶盛机电”的一款长晶设备。
硅料经过高温后,就变成液体“熔汤”,盛放硅料液体的东西叫“坩埚”,这是一个技术难度很大的东西。
坩埚放在设备的下面,然后把一个单晶体吊在熔汤的上面,这个单晶体有着种子的功能,所以也叫晶种或者籽晶。
吊着晶种的杆子,可以旋转向上活动。
上面这个示意图就很形象。
熔汤的温度很高,晶种的温度低很多,所以这种温差就会让熔汤里面的硅料逐渐在晶种周围凝固。
凝固的同时,提拉杆会慢慢地旋转向上提,所以会逐渐形成一根硅棒。
这个过程像是植物的生长,所以就叫“长晶”。
硅棒出来后,会经过“滚圆设备”加工成想要的圆形尺寸,最后用切割设备切片,就是硅片。
当然除了硅棒外,硅锭现在也很常见。
硅料的四大巨头是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和新特能源。
这四家今年的市值都很惨。
通威是绝对的老大,今年市值也蒸发了亿。
不管是产能还是扩产速度,通威也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国内生产多晶硅的企业总共17家,整体产能和产量都在节节攀升。
1~10月多晶硅总产量万吨,同比增长84%。
今年除了2月份,每个月的产量都在10万吨以上。
通威半年报的时候,产能42万吨,稳居全球第一,而且到年,产能将达到80万吨,年达到万吨,非常疯狂。
只有大全能源扩产比较克制,其他公司都在无视供需关系。
行业产能远远大于行业需求,市场先生自然会打压价格。
现在N型料成交价6.5-7万元/吨,平均为6.81万元/吨,大降;
单晶复投料成交价6.1-6.5万元/吨,平均为6.27万元/吨,大降;
单晶致密料成交价5.9-6.2万元/吨,平均为6.04万元/吨,大降。
相比于年初的价格,现在用白菜价来形容都不为过,并且还在下降。
而且这还是行业平均值,如果按照大全能源和新特能源三季度公布的价格,只有5.6万/吨。
在这种竞争环境下,非常考验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不过成本这个东西,公司有很大的话语权,所以公布的往往有一定水分。
而且成本分为“销售成本、生产成本和现金成本”这三种,如果公司故意表达不清楚,很容易带来误解。
经过我的推算,协鑫科技的成本应该是最低的,因为他主要做颗粒硅,价格本来就要便宜点。
我们习惯性的默认硅料就是生产硅棒,其实不准确。
前几年协鑫科技研发出颗粒硅后,它的“碳足迹”要比硅棒低70%以上。
碳足迹就是碳排放的衡量标准之一,在国内提得不多,但是国外是比较看重的。
也就是生产颗粒硅要比生产硅棒,减少很多碳排放,成本也更低。
比如根据中报数据,乐山基地的颗粒硅生产成本只有3.6万/吨。
协鑫科技目前是全球绝对的龙头,而且竞争没那么大。
不过市场的主流依然还是硅棒。
除此之外,成本最低的是通威股份,已经低于4万/吨,我估计接近协鑫科技。
至于大全和新特,成本都还在5万/吨左右。
根据大全能源三季报的数据,单位成本近4.8万/吨,现金成本4.2万/吨。
实际成本会略高一点,不过成本确实在持续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都在下降,这是生产力提高的必然表现。
现金成本只包含生产过程中的现金支出,没有包括设备折旧等无形成本。
生产成本就是现金成本加上折旧等无形成本。
销售成本就是生产成本加上费用。
一般讲成本都是销售成本,也就是所谓的“全成本”。
以目前的硅料价格来看,这四大巨头还是都盈利的,但是其他中小企业,必然有部分是亏损的,现在只是在熬现金流。
之前的硅料暴利,也吸引了一批新玩家的进入,典型代表就是上机数控和双良节能。
上机数控原本是做上游设备的,为了进入新能源,不但业务转型,连公司名字都改了,现在叫弘元绿能。
这可是真正的改头换面,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年初的市值还有亿,如今只有亿,蒸发了亿,跌幅超过57%,在整个光伏行业里面,都位列前茅。
还有双良节能,原本是做水处理和节能系统的,前几年也一头扎进多晶硅,那可真是一入光伏深似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上岸。
实际上在年中的时候,多家中小企业就发布了信息,推迟扩产项目进度。
如果不是这样,现在的行业硅料产能会更高。
不过由于很多中小企业都是集中在近两年扩产,现在还没到显真身的时候。
如果硅料价格一直保持在这个低位,甚至持续下降,明年很多公司,估计就要露出马脚了。
正如通威股份的刘汉元所说,行业产能出清,已经在路上。
二、硅片硅料生产成硅棒,然后用各种切割设备,最后的成品就是硅片。
主流的硅片形状分为两种,一种是圆的,也叫晶圆,半导体芯片主要用这种,一种是方形的,光伏电池主要用这种。
但是硅片的尺寸有很多,尤其是晶圆,多达几十种
切割硅棒最重要的设备是“金刚线切片设备”,这是隆基绿能以一己之力带动起来的。
以前主要是用“碳化硅砂浆切割”,对于多晶硅还行,但是加工单晶硅损耗就很大了。
隆基绿能主要做单晶硅,所以带头研究金刚线切割工艺,并且投资和扶持了整个产业链。
以前进口的金刚线价格高达0.5美元/米,现在白菜价,只要2毛钱一米。
所以现在金刚线切割是行业的主流技术。
当然这是题外话,光伏硅片的尺寸没有那么多,现在主要是M10(mm/μm)、N型(mm/μm)和G12(mm/μm)这三种。
nm和nm是硅片边长,μm和μm是硅片厚度。
硅片主要卖给半导体企业制作芯片,以及卖给光伏企业制造光伏电池。
本文主要讨论光伏行业,不讨论半导体行业,因为统计单位不一样,半导体行业只能用“块”为单位,光伏一般是吉瓦。
从产量来看,今年1~11月,全国硅片总产量GW,同比增长76.6%,今年的总产量应该是GW左右。
11月份国内硅片总产量57GW,环比增长8.8%,很可能是今年最后一个正增长。
因为根据多家公司发布的终端项目情况,12月有不少项目都在陆续停工,本月的产量可能不会高于11月份.
而且11月份的环比高增长,主要是因为10月份的大幅度减产导致基数比较低。
10月的硅片产量只有50GW,环比大降19%,企业开工率平均只有70%左右,这还是隆基和中环将近90%的开工率拉高了的结果。
所以11月份的产量实际上还比不上9月份,而且我从行业协会网站看到,竟然有多个项目选择在11月份开工,导致硅片需求短期内迅速升温。
但是12月份没这么好,产量可能回到50GW左右。
而我们的硅片产能,早已经超过GW,那么至少剩下GW的产能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卷价格。
M10的价格是最惨的,现在只有2.1元/片,周环比降幅就高达5.73%。
G12大尺寸硅片是TCL中环主导推动起来的,绝对的龙头,还有天合光能和东方日升表现也不错。
大尺寸硅片受欢迎程度也越来越高,因为成本更低,在硅棒环节,产量就能提高15%左右,到下游之后对于电站的建设总成本,能降低0.1元/W左右。
尺寸当然是以隆基绿能为主,还有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主要也是布局这个尺寸。
那为什么大尺寸成本更低,为什么那几个巨头还要扩产尺寸的呢?
因为目前的光伏一体化技术,更适合尺寸,由于很成熟,在整体协同上效率更高,所以弥补了成本的缺陷。
当然隆基等巨头也在布局尺寸硅片,未来肯定还是属于大尺寸的,只是这个时间没那么快。
除了边长尺寸越来越大,硅片厚度也越来越薄。
不过边长比较稳定,所以一般都会说硅片或者硅片,没人用厚度来称呼。
因为厚度一直在变薄,而且厚度本来就是微米级,差别很细微。
现在P型电池的硅片厚度是μm,其实很多还是μm以上。
而TOPCon的N型电池,要薄一些,只有μm,其实很多是μm以上。
反正两者差距大概就是15μm左右。
硅片越薄,意味着成本越低,因为同样一根硅棒,能切出更多硅片,也就是所谓的“出片率”更高,未来肯定还会更薄。
硅片领域是光伏四大金刚里面技术难度最高的一环,所以玩家没那么多,行业集中比较高。
年全国硅片产量约为GW,同比增长57.5%。
年产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隆基绿能以近86GW的成绩稳居第一,占比24%,TCL中环紧随其后,两家快要占据半壁江山了。
当然这是去年产量的排名,如果按照现在的“产能”排名,就不好说了。
上图是我根据各企业公告信息统计的产能数据。
刚之所以说如果按照产能排名,不太好说,因为是否达到计划产能,连公司自己都不确定,所以今年的准确产能,要等发布年报后才能确定。
比如晶澳科技,根据半年报信息,计划今年组件产能95GW,硅片产能达到组件产能的90%,意味着硅片产能85.5GW,但只是推算。
再比如高景太阳能,正在上市申请中,其数据不一定准确,从今年6月份发布的招股书来看,计划产能45GW,到年的年底已建成产能30GW,还有15GW现在是否建成还不得而知。
仅算上图统计的几家公司的计划产能,今年就高达.5GW,全行业产能肯定超过GW。
那么如果按照今年GW的产量来算,如果全部按计划达产,至少要多出GW的产能。
另外全球的硅片行业,就等同于中国硅片行业,因为硅片产量,中国企业占了全球的97%以上。
卷成本全世界没人能卷得过中国。
所以硅片完全是中国企业内部竞争,跟国外没关系。
目前价格还在2元/片以上,企业还是有钱赚的,比如隆基的硅片毛利率17.6%,中环的硅片毛利率19%。
但是这两家的成本也最低,如果每片再跌个2毛钱,后面的公司就危险了。
除非是像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这种一体化企业,硅片主要是自用,几乎没有外销,就没有这一块的担忧。
三、电池把硅片做成的电池片,加上玻璃和电路,就变成了电池片组件,当然也有柔性电池片,是不用底板和盖板的。
然后再用EVA胶把玻璃和硅片固定,再然后加上铝合金外壳和接线盒,就是完整的一块光伏电池,或者叫单个组件也行。
虽然结构很简单,但是在中间电池片的处理上,工序还是挺多的。
比如“硼扩散工序”,就是要在硅片里面形成P-N结,这是电池的核心。
原理也很简单,学过物理的应该都懂,太阳光照在P-N结上,就会形成“空穴-电子对”,然后在电场的作用下,空穴从N区往P区跑,电子从P区往N区跑,就形成了电流。
电流经过外部电路进入蓄电池,就完成了整个光电转化流程。
光伏电池主要分为P型电池和N型电池两种。
上图是我统计的主要研究技术路线,用蓝色标记的,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技术路线。
在年之前,光伏电池技术主要还是Al-BSF,在年后,单晶PERC电池钝化膜取代了传统的全铝背场,让转化率提高了1%,瞬间成为主流,一直到现在都是主流。
不过PERC电池的理论转化率极限值是24.5%,目前量产的转化率平均已经达到23%。
几家优秀公司的量产转化率更高,比如隆基绿能量产转化率已经高达24.2%,差一点的晶澳科技也达到23.9%,再差一点的正泰新能达到23.6%。
到了这个水平,意味着头部玩家已经没有多少增长空间,以目前的基础科学技术,又没办法突破理论极限值。
所以现在行业公认的是N型电池会成为主流。
N型电池目前主流是TOPCon电池,产能规模也越来越大,同时IBC电池和HJT电池也是现在大家都在研发的路线。
理论上IBC电池和HJT电池转化率更好,但是工艺难度更高,成本也更高。
比如HJT电池,需要用到℃的低温银浆和金属铟,这两个东西的价格都不便宜。
IBC电池的工艺太复杂,需要多次掩膜和光刻,都快成为半导体了,成本至少翻倍,所以现在没法量产。
不过今年IBC电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