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子来源
悦见非凡编辑
武文张云迪桥水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RayDalio)认为当前世界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可能会面临三个“地震式”的剧变:即巨额债务的货币化、最大财富和价值观鸿沟引发的巨大内部冲突、世界大国的冲突。目前这三种力量已达到了年至年以来的最大程度。面对当前风高浪急的国际地缘政治变局、国际银行业危机的不断演化、主要头部大国之间战略较量的持续升级,大型发展中经济体金融业应加强在全球各地国家的民族财富保全和撤回工作,加强金融创新架构和国际攻防能力建设,打造地缘级国际金融生态空间和友好国家金融合作市场体系,推动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再布局和再平衡,确保打赢对美西方集团整体金融战各大细分战役等的谋划、布局和执行力度。一、新兴经济体应高度重视国际银行业危机(一)大型新兴经济体经济基本面稳定一是经济实力显著上升。经过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走在世界发展前列的大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比如年金砖五国GDP总量已经达到25.91万亿美元,已经略高于美国一家的25.47万亿美元。年金砖五国总人口达到了31.67亿人,占到全球总人口数的约40%。国土面积总和约为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6%。年全球十大经济体中已经有四个是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即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全是金砖国家。其中,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具有最为全面的工业体系,已经连续十几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在今年GDP总量将进入20万亿美元超大规模经济体俱乐部,未来十年成为第一大经济体是大概率事件。近年来,中国之外的其他大型新兴经济体发展也非常迅速。比如,年印度以3.6万亿美元GDP超过法国,位居全球第五位;俄罗斯在高油价和通胀支持下GDP出乎意料地不降反升,达到2.22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八位,超过七国集团的加拿大、意大利,再度入围GDP总量世界前十名。同时,俄罗斯、巴西国土辽阔,具有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在能源、农业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也被称为“世界的加油站”。印度作为新的第一人口大国和英联邦成员,则是具有一定的国际地缘政治腾挪优势,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年龄优势,在软件、外包等第三产业方面却发展得很不错,故也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南非有着异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并开采的矿产有70余种,是一度触摸到发达国家门槛的“非洲之星”。二是金融基本面比较稳定。年3月份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银行市场经历的动荡凸显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国际投行认为新兴市场的估值仍比主要发达国家更具吸引力,看好新兴市场股票和美元债。一些投行甚至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可能是年全球金融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好题材之一”。首先,新兴市场拥有雄厚的外汇储备。比如在金砖五国中,年初,中国外汇储备在3.2万亿美元,俄罗斯近亿美元,印度在年12月接近亿美元,巴西在亿美元,南非为近亿美元。五国合计外汇储备占全球11.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41.2%左右。其次,大型新兴经济体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在金砖五国中显示出“领头羊”作用,在此不多赘述。在中国之外的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的金融体系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其他金融机构构成。该国实施二级银行体制,一级是中央银行,二级则是由多家商业银行构成的。其中除俄储蓄银行、俄外贸银行、莫斯科商业银行等五六家由原苏联时期的专业银行分解改建而成的大型商业银行外,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是规模都很小、资本金较低的股份银行,基本上俄罗斯是由国家所有或变相国家所有。年,俄罗斯对金融监管体制实施了重大改革,建立起适应金融混业经营发展潮流的统一大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了国家金融委员会,强化了中央银行行政地位,推动俄罗斯金融行业进一步市场化。作为金砖国家第二大经济体的印度金融服务业比俄罗斯要更加健全和市场化。印度商业银行划分为五类,即国有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小型金融银行和支付银行。虽然近年来印度民营银行增长较快,但印度银行业以国有银行为主,总资产中国有行占比高近年一直在60%左右。但近年来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占比提升,已经由财年末的28.18%上升到财年末的32.82%。该国金融业其他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第一是资本市场。包括资产管理、证券经纪、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第二是保险公司。包括人寿、非人寿;第三是非银金融机构(NonBankingFinancialCompany,NBFCs)。主要包括资产融资公司、投资公司、贷款公司、保理公司、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公司等等。在金融监管方面,早在年印度央行就推出了一项反周期宏观审慎措施,旨在建立投资波动准备金(IFR),银行被要求转移在宽松利率周期内出售投资所实现的收益。面对年以来的国际市场货币紧缩,印度央行要求的这类准备金发挥了危机减震器作用。同时,印度银行监管机构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预警,强化了金融监管协调,特别是强化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以及对综合经营和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桑巴之国”巴西在金融监管方面更加重视实施新监管准则,强化监管有效性,并通过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管理流动性,防止银行信贷过快增长和资本流入过多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该国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框架,强化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机协调与补充。作为金砖五国老弟的“彩虹之国”南非金融监管的重点就是要确保金融稳定,建立“双峰”金融监管模式,强化消费者保护和市场行为监管。再次,具有较强大的银行业规模和资本基础。尽管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经济金融发展基本面参差不齐,但走在发展前列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银行业具有相当强大的规模实力。比如,截至年12月,印度拥有12家国有商业银行、22家私有商业银行、46家外资商业银行、56家地区性的农村商业银行、家城市合作银行、9.6万家农村合作银行。近年来,印度商业银行资产增速在8%以上。其中年末商业银行总资产是年末的2.4倍,十年间由83.21万亿卢比增至.95万亿卢比(当时汇率是1人民币≈11.8卢比),同期汇率转换后我国银行业总资产约为印度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的15.8倍(但我国GDP总量仅为印度的5.5倍左右!)。俄罗斯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占据核心主导地位,占据其金融业总资产的87%左右,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则占余下的13%。目前俄罗斯银行系统拥有家银行,其中家银行拥有通用许可证,家银行拥有基本许可证。截至年12月31日,俄罗斯的银行系统总资产为.8万亿卢布(按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1.4万亿美元;同期,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7万亿元,按照当年人民币美元平均汇率1美元兑6.人民币计算,折合美元46.万亿美元,是俄罗斯银行业资产的33.11倍;美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达到21.9万亿美元,是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47.3%!)。在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年3月,印度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CRAR)已升至16.7%的新高。年四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资本充足率为15.17%。俄罗斯央行年报告显示,该央行拥有足够的流动性储备支持金融稳定性和执行其他众多金融调控操作。最后,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在加快构建非美元贸易支付体系。金砖国家正在建立一个独立于美元、不向富裕国家倾斜、更公平的新的国家间支付体系,一旦建成全球80亿人口中将至少有30亿人摆脱美元控制。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InterbankPaymentSystem,简称CIPS)处理业务.04万笔,金额96.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68%和21.48%。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贸易加速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俄罗斯卢布结算体系(SPFS)目前使用者已涵盖俄罗斯的银行,以及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瑞士等国的23家银行。巴西与中国协议决定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直接使用本币进行贸易结算。日本和中国也已签署了使用人民币和日元进行贸易的协议。中国和新加坡建立了人民币和新元的直接交易渠道。澳大利亚和中国也签署了人民币清算协议。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也与中国签署了类似的协议。法国成为第一个签署允许以中国货币人民币支付而非美元或欧元贸易协议的欧洲国家。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正逐渐在贸易结算或投资中转向使用人民币。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年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全球第五大交易货币,交易量占比由年的4%提升至7%。此外,印度和马来西亚已同意用印度卢比进行贸易结算。俄印也在推进卢布卢比支付机制。尽管面对在全球经济与贸易活动中依旧纵横捭阖的美元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国际社会尚难形成驱动其大尺度离场的合力,但是随着新兴市场之间本币结算系统的逐步建设和完善,对美元和美元支付系统的依赖程度将不断降低,欧美发达经济体银行业危机对新兴市场的传染效应将逐步降低,不仅短期内不会爆发大规模系统性金融风险,新兴市场也有能力、有决心、有信心应对包括美国银行业危机等在内的各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二)谨防银行业危机向新兴经济体蔓延尽管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具有应对发达经济体银行业危机传染和冲击的稳健基本面,但目前阶段鉴于大型新兴经济体庞大的经济规模,一旦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出现大幅波动或惊涛骇浪,国际性金融机构几乎不可能提供有效紧急援助,经济金融将承受空前压力,发展成果将面临重大损失。一是欧美银行业危机影响巨大。美欧是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在世界经济金融领域发挥着新兴市场尚难替代的作用,因此其银行业和金融市场动荡不仅影响其自身经济,也会波及全球其他地区。一旦银行业危机升温和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就会遭遇深度调整,包括部分经济金融基本面比较脆弱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内的诸多国际金融机构和企业就会面临破产风险,全球经济也会陷入严重衰退。年3月上旬以来,欧美银行业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逐步显现,从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倒闭,到第一共和银行被救助,再到百年瑞信银行被并购,德意志银行市值大幅波动,再到法国金融检察官以涉嫌税务欺诈突击搜查包括法国兴业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等在内的几家大银行,欧美银行业危机简直是此起彼伏,弹痕遍地。二是新兴市场银行业抗风险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新兴市场的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密切相关,危机会对新兴市场的金融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以及许多企业和金融机构也会面临冲击。由于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利率不断上升的担忧,投资者抛出了大量的风险较大的头寸,在汇率波动大幅上升的情况下,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比如墨西哥的货币比索和匈牙利的货币福林等的波动最为激烈。一旦一个经济体的经济从“对冲融资”主导转变为“投机融资”盛行,直至最后进人“庞氏融资”为主导的状态时,人们的投资行为就会变得越来越轻率,金融危机风险就会显著上升。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次银行危机中,墨西哥或匈牙利等这样受冲击国家汇率震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掌控在自己手中,关键还取决于美欧发达经济体金融监管机构能否快速处理相关银行危机事件,安抚国内外投资者,减少对其银行系统动荡危机的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强调部分发达经济体出现的银行危机体现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各国央行正在采取相应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