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曹雯璟
年开年的震荡令投资者担忧,迷茫之中存在无数疑问:
什么引发了年热门赛道的大跌?“宁族”“茅族”集体杀跌,是否跌出了价值?年市场会如何演绎?哪些领域更具备投资价值?市场风险点在何方?“两会”行情还可以期待么?
在这个关键时刻,往往历经牛熊的投研人士更能穿越迷雾给出真知灼见。中国基金报记者寻找到担任基金经理超过13年的九位投资“老将”来谈论市场的关键问题,为后市布局寻找方向。
这些“老将”是: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权益)史博,
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主席、投资总监周蔚文,
融通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邹曦,
长城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杨建华,
兴业基金副总经理、兴业兴睿两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钱睿南,
东吴基金常务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基金经理陈军,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徐荔蓉,
汇安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权益投资官邹唯,
国泰基金主动权益投资事业三部负责人、基金经理程洲
精彩观点:
史博:年市场的结构分化非常极致,价值股大幅跑输成长股、大盘股大幅跑输小盘股。综合宏观环境、市场分化程度判断,年市场结构将会有所收敛。因此上半年的主要投资策略是对结构进行一定的平衡,尤其是增配部分已经有较高性价比的价值股,降低高估值的赛道股配置。
周蔚文:市场经过调整后,对未来不悲观,主要原因有:第一、赛道标的调整已基本完成,泡沫已很小;第二、过去2-3年也属于结构性牛市,还有很多有投资价值的股票;第三、虽然全球面临流动性收紧的局面,但我国央行此前的政策更具前瞻性,货币政策还有宽松的空间,是相对有利的。
徐荔蓉:我们对今年的宏观经济持中性略偏正面的看法,中国的出口仍然保持强劲韧性,宏观政策有很多空间和工具可以使用,今年大概率将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今年指数收益率预期可能要有一定的降低,因为去年成长股表现比较好,股票活跃度也是很高的,今年各类指数的收益率可能会有所收窄。
陈军:面对市场的下跌,上半年将积极调整结构,适应市场变化。我们会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