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疫情下的世界大考混乱的世界中我们如何
TUhjnbcbe - 2024/10/9 8:47:00
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 https://m.39.net/pf/bdfyy/xwdt/

毫无疑问,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混乱无序”

我们看到,近些年来整个世界的发展慢慢接近停滞,尤其是西方领先的经济体。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又是什么原因呢?这里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简要分析一下。

1.生产力: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引领下的“全球化”的生产力似乎已经足够强大了,技术的进步使得制造效率越来越高、生产中需要的人越来越少,加上生产的全球化布局,他们不需要生产,只需要管理和享受!这也是人口发展停滞或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比已达到80%,但大家都懂的,第三产业包括了流通、生产生活服务、科研教育、社会治理等,总体上是“服务”于生产体系的,没有了生产体系,第三产业就是无根之萍。另一面,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生产力低下且发展缓慢,人口却越来越多,导致整个世界越来越不均衡。

2.生产关系: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生产体系下,发达国家主要负责理论研究、科技研发和高科技产品制造;发展中国家主要负责大宗商品制造、原材料采集和加工;欠发达国家主要负责原材料供应、提供劳动力。由美国为首的“世界管理者”制定这个体系的规则,并通过金融和军事手段来维护、修补这个体系,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体系很“美好”。但事实证明,这个体系并不美好。不患寡而患不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人性是不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的。

二战以来西方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

3.混乱来临:上述的“全球化生产体系”近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化”岌岌可危。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中国制造的崛起和美国的制造业“回流”。

中国用了30多年时间实现了快速崛起,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生矛盾和问题。如何既能解决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过剩的问题,同时向“共产主义”理想迈进?我党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通过“一带一路”计划逐步推动实现的“中国方案”,成为“西方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

西方世界面对中方强大的竞争压力,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用退群、毁约等方式打乱现存的国际秩序、用贸易限制手段打击我国制造业、用军事手段压迫我国生存空间、用金融手段扰乱我国经济秩序、用“制造业回流”政策对我国釜底抽薪……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只看美国想给我们看的东西(媒体上表现出的朝令夕改、逻辑混乱、政府不作为等等),要通过行为来判断对方的目标和手段,最重要的,不要低估西方世界的智商和能力!

“混乱的世界”会怎样演进?

笔者曾经看过一个电影叫做“饥饿游戏”。电影中通过一个虚拟世界的塑造,非常形象地影射了现今世界的格局、不同地区人们的命运和思想,以及压迫和反抗的行为。

最终,统治阶层被反抗者推翻,但也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反抗者领袖希望自己变成新的统治者并继续维护原有的体系,而不是建立一个更公平的体系!当然,新的统治者还没坐稳位置就被主角又一次地“推翻”了。

电影展示了小说作者和导演对人性的探讨和世界局势发展的预判,其中隐含的社会理想令人印象深刻。很明显,编剧和导演希望有更合理的体系代替现有的充满压迫、毫无公平的体系。

那么,现实世界会怎样发展呢?需要有担当的“人”提出并践行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带领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民奋起反抗,直至实现理想的体系。

1.混乱如何终结?回顾历史上的混乱时期,最终的胜利者都有着清晰的战略布局。一战、二战中,美国都是以高明的战略布局成为了战争的最大受益人,采取的策略无外乎先保持中立、开动机器大量制造贩卖军火、调节战争双方的平衡让战争尽量延长,等主要战场把参战各国国力消耗差不多的时候,再选择一方阵营迅速取胜。取胜后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控制战败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持续获取巨额利益。

雅尔塔会议确定了几十年的世界秩序

这次呢?不像世界大战那样剧烈,却暗流涌动、阴谋阳谋层出不穷,会不会以及什么时候会以激烈的形式结束混乱、重塑秩序?难以判断。但由于核武器的存在,起码很难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了,更多的可能是通过各种手段,让对手像前苏联一样从内部瓦解。

2.今年的疫情将会加速世界混乱和秩序重塑的进程。从对疫情的控制上就能看出来,我们党和政府的研判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我国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凝聚力、全民自律性已经恐怖到何种地步!

反观西方的表现,可以说是“一盘散沙”。疫情毫不留情面地揭开了西方“民主”、“自由”的虚伪面具,展现了其低效的决策能力、脆弱的社会治理体系、低效的社会动员能力,深刻地演示了基础制造业“失血”的后果、过度“自由”的危害,西方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要深刻自省、做出改变的时点。

可以想见,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恐惧会加深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必然会通过更多的阴谋阳谋、甚至超常规的手段来压制我国的发展。我们看到,西方国家已不顾颜面地在5G、芯片制造、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对中国企业下了黑手,科技、经济“脱钩”的趋势愈发明显。

美国政府对华为实施“降维打击”

那么在现今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相信党和政府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而且在一步一步地执行,我们可以充分相信决策层有足够的智慧和韧性来应对这些问题。

这样的大局中,企业和个人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

国家层面的事不用我们操心,但正确认识大环境和局势、领会国家发展布局还是很重要的,在这两个前提下,我们的各级部门、企业和个人才能更好地做好自身的发展规划。

这里笔者以自身还算擅长的汽车行业为例进行分析。

1.行业形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换技术”,国内汽车行业已经基本具备了传统汽车的研发、制造能力,当然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些差距,但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弭。新能源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出现,让中国汽车业有了与世界豪强同台竞技的机会。

但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我们在基础技术研发、新技术应用、集成创新、产品打造、商业运营能力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对比Tesla、Waymo等顶级科技公司,我们在整体销量和产品受欢迎程度等方面进入了瓶颈期。

年3月份国产Tesla销量碾压国产品牌

2.行业总体布局:身为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有别人学不来的行业顶层设计体系:集全行业精英之力,制定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结合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和市场一步步落实。

从国家顶层战略中对汽车行业的要求来分析,大的背景是能源安全、环境治理、和建设汽车产业强国。从这几个背景出发,结合动力电池、人工智能、5G等核心技术的不断成熟,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非常明确地定义为“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3.核心技术发展方向:首先,电动化势在必行,而且不会受到市场接受度的影响。究其根本,这是一场更高层面的能源博弈。电动化的核心技术是电池,包含硬件(电芯、BMS硬件等)和软件两个维度。硬件方面,除了部分半导体器件以外,国内已经具备了完整的技术能力,市场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软件方面,在底层架构方面还处于落后地位。

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国家能源体系变革

电动化技术是基础,智能网联技术则是消费者真正感知到的、未来能够彻底改变出行方式的技术。这方面国内相对处于落后阶段,在芯片、激光雷达等硬件和智能驾驶软件开发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具体不展开说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笔者的其他文章。

共享化是建立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基础之上的出行商业模式构想。试想,如果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们想去一个地方,不管你需不需要司机、介不介意“拼客”、出行过程中想睡觉/玩游戏/工作/开会,用手机点几下就有符合你需求的专车来接,而且路上都是智能车,交通系统实现“零排放、零事故、无拥堵”,也不需要考虑养车、保险、停车等等麻烦事,这时候我们还需要买车吗?

4.做好危机应对:建议全行业都要学习华为公司的危机意识,深度自省、积极布局,不要把自己的命脉放在西方手中。试想,如果美国带领一众小弟包括德国日本对中国汽车业来一次精准打击,我们是否还能造出车来?零部件“国产化率”指标已经不再可靠,更重要的是“技术和生产资源的国有化率”。

一个手机被西方国家限制就已经很难生产了,汽车呢?几千种零部件,想想都恐怖。最坏的情况下,西方极有可能撤走国内的零部件体系,我们是否顶得住?

所以一定要尽早培育全部技术和制造资源的备选方案,尤其是汽车级芯片、操作系统、底层软件、核心零部件体系这些要命的技术和资源上。

5.个人发展方向:虽然面临危机,但只要我们做好应对,前景一定是十分广阔的。致力于在汽车行业发展的有志之士们,建议选择在电池、芯片、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方向做深做精,另外在电池储能领域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结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无论世界怎样乱,我们有延续五千年的文明积淀、有14亿人民的凝心聚力、有坚强可靠的领导集体、有先进有效的制度优势、有钢铁般坚韧的人民军队,只要每一个人按照国家、行业、企业的既定方针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就能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诸位互勉!

1
查看完整版本: 疫情下的世界大考混乱的世界中我们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