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7月21日消息(记者贾立梁刘阳)记者从天津市统计局了解到,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年上半年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8亿元,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9.29亿元,同比下降8.6%,收窄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亿元,同比下降6.6%,收窄1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3亿元,同比下降2.2%,收窄2.7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持续好转装备制造业恢复较好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3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同比加快3.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增长。分三大门类看,上半年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7%,制造业下降9.7%,比一季度收窄13.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5%。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35.9%,快于全市1.6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增加值增长18.5%,快于全市12.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全面增长,汽车制造业增长2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0.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0%,金属制品业增长21.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2.7%,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1.5%。疫情防控产品和部分电子产品产量增长较快,上半年医用口罩增长5.4倍,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2倍,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1.3倍,光电子器件增长1.8倍,电子元件增长47.8%。
服务业稳步回升金融业增势良好
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8%。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7%,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6月末中外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长6.6%,贷款余额增长7.2%,分别比3月末加快4.3个和0.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下降4.0%,比一季度收窄6.7个百分点,铁路货物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增长10.5%和1.5%,公路货物周转量、集装箱吞吐量由降转增,分别增长1.3%和2.9%,水运货物周转量下降0.6%,比一季度收窄3.3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下降12.5%,收窄13.0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36.1%,收窄8.3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15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下降2.8%,比一季度收窄4.1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逐步回暖升级类商品零售持续向好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1.7%,比一季度收窄3.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1.3%,收窄7.0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商品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6.7倍,新能源汽车增长12.4%,智能手机增长10.3%,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分别增长1.4倍和43.6%。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6%。多项措施有效促进汽车消费,6月份,限上汽车类零售额环比增长9.4%。
就业形势总体趋稳民生投入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21.39万人。其中,民营企业新增就业16.60万人,同比增长0.85%。6月份,全部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1个小时,比3月份增加11.1个小时,已经恢复到年12月份的水平。天津市继续调整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在现行规定基础上加倍。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位居全国前列。上半年,全市教育投资增长5.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2.5倍。
新动能引育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继续巩固
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25.3%,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5.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14.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7%,研究和试验发展增长5.7%。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增长30.8%,快递业务量增长16.1%。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上半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0倍,光纤增长63.8%,集成电路增长37.2%。
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7%,比一季度提高12.1个百分点,39个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的产能利用水平高于一季度。1-5月,规上工业企业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7.23元,比1-4月减少0.18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7.77元,低于全国1.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