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司东海,编辑
顾谨丰
来源:巨丰投顾、好股票应用
年中国经济规模占全球超17%,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者
年世界GDP排名前10
来源:巨丰投顾、环球通信
年全球经济体格局洗牌,中美经济仍领先全球,德国反超日本位居第三,印度跻身第五大经济体。年全球GDP总量预计达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和美国占全球GDP比重分别为17.2%和24.2%,第三大经济体德国占全球GDP比重4.4%。此外,印度GDP达3.6万亿美元,反超英国,位于第五位。全球两大巨头经济大国,美国和中国GDP有什么区别呢?下来我们就来好好看一看。
中国GDP增速呈放缓趋势但仍高于美国
中美GDP增速对比走势图
来源:巨丰投顾、泽平宏观
年中国GDP规模达万亿元,相当于17.9万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美国年GDP为27.4万亿美元,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约65.4%,受汇率影响(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在年贬值了4.55%),中美差距略有扩大。年中国GDP实际增速5.2%,低-年高速增长期的平均增速9.8%,高于美国的2.5%。
中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创历史新高
中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统计分析
来源:巨丰投顾、wind
年中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创历史新高。从三大产业权重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权重逐年降低,而第三产业的权重则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来源:巨丰投顾、泽平宏观
到年,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1%、38.3%和54.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9%、33.9%和60.2%,较上年变化-4.9、0.0和4.9个百分点。
中美GDP结构对比分析,中国第一产业规模领先
来源:巨丰投顾、东方财富
三大产业角度来看,年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美元,占美国GDP总额的比例只有1%,我国年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为亿美元(按1:7的汇率计算),约为中国经济总规模的7.1%。(小提示:第一产业指的是农业,而且需剔除农业中的服务部分。)中国第一产业总值为美国的5倍。
第二产业,包括了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里面的服务部分需要剔除,归到第三产业内。中国年二产增加值为亿元人民币,约为亿美元,占我国经济总规模的比例为38.28%。同期,美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美元,占美国经济总规模的比例17.6%,仅约为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的70.44%。第一和第二产业合计后,美国为亿美元,中国高达亿美元。
再看第三产业,也就是广义服务业。中国年为.5亿美元,占GDP比重为54.6%;而美国却达到了亿美元——接近22.3万亿美元,占GDP比重81.3%,美国仅此一项就超过了中国所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美国服务业包括:住房、健康护理、交通服务、娱乐消遣服务、餐饮住宿、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中国服务业的组成同样多样化,涵盖了金融、房地产、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以及其他服务业等。)
年中美第三产业细分行业GDP分析单位亿美元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年第三产业中各细分行业占比分析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结论
中国GDP结构中,第一产业趋于稳定,第三产业服务业正处于高增长阶段,占GDP比重不断提升,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年占GDP比重为54.6%。
美国GDP结构中,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占比最大,从年占比60%逐步提升到年的81.3%,年服务业生产总值22.3万亿美元,远超中国前两大产业总和(万亿美元)。
中美GDP当前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较大,我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较小,不过在制造业,我国在GDP中的占比较高,美国制作业占比较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实体(制造业)的成分要远大于美国,中国向“实”,美国向“虚”的经济特征明显。(但要注意在高科技领域,中国技术水平与美国仍有差距)。
对投资的启示
形成中美之前产业结构差异有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美国以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而中国则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中国的人均GDP与美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最新的数据,年第一季度中国的人均GDP约为1.万美元,而美国的人均GDP为8.29万美元。这一数据表明,中国人均GDP不足美国的16%。尽管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相对较低。
高科技含量的半导体产业依旧值得期待
对于股市中的投资有什么启示呢?从发展路径上,我国应立足于第二产业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减少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依赖,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移,高科技制造突出代表半导体行业值得期待。
今年5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大基金目前已投资三期,第三期注册资本亿元,投资规模超过了第一期与第二期总和。
大基金一期成立于年9月,注册资本.2亿元,最终募集资金总额为亿元,存续期限为年9月26日至年9月25日,存续期限10年。公开资料显示,一期对外投资企业共74家,投资分布大致为集成电路制造占67%,设计占17%,封测占10%,装备材料类占6%。可以看出,制造领域是一期基金投资的重点,其次是IC设计和封测产业,而投资占比较小的是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
二期成立于年10月22日,注册资本.5亿元,营业期限为年10月22日至年10月21日,存续期限与一期相同均为10年。二期投资行业更加多元,分布大致为制造36.36%、材料16.36%、设备14.55%、芯片设计14.55%、封测5.45%、集成电路设计工具5.45%、算力芯片5.45%、软件(CIM/MES等软件)1.82%。可明显看出,相较于一期,二期投资的行业有较大变化。制造业仍处于投资的重点,超过80%的资金流向了重资产的制造领域。中芯南方、长江存储、华虹半导体这三家制造企业在一期和二期中均得到了投资。其中存储芯片制造企业长鑫存储、长江存储受到青睐,随着AI技术以及大算力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存储的市场空间还将会进一步增长。
截止目前,大基金一期基本已投资完毕,二期恰逢投资周期中间,随着大基金的扶持,目前国内部分技术壁垒较低的半导体设备已实现30%~40%的国产化率,但一些技术壁垒较高的设备国产化率较低,甚至不到5%,如光刻设备、量检测设备等。而大基金二期、三期的投入或将帮助国产半导体设备从底层零部件角度实现超越。可预见的是,未来,处于上游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及其零部件或将成为投资重点,科学仪器行业也将得到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半导体板块的机会在半年报预告披露期之前出现过一次上涨,目前半导体板块依旧处于回调底部,还是可以对细分产业链龙头做业绩和股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