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科技思考: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有哪些?总的来说,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组合,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程度往往会决定当地的产业结构的组成以及特点。从山东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山西省大力发展煤炭开发业和洗选业,其原因是山西省的自然资源禀赋程度较高,拥有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
一、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作用
(一)生产要素利用效应
从日本的发展历程来看,日本的自然资源禀赋程度较低,但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克服了因自然资源缺乏带来的困难,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由此可见,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优化生产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技术创新,会促使开发出可替代的资源,降低生产的成本,而且随着技术的更迭,开发出来的可替代资源会朝着更加安全环保绿色的方向发展;
第二,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对已经使用的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循环使用,提高每单位产品的使用效率;第
三,通过技术的改善,可以降低每单位自然资源的损耗率,可以起到节约自然资源的作用。
因此,对于自然资源禀赋程度较高的地区来讲,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充分发挥资源型产业的优势;对于对于自然资源禀赋程度较低的地区来讲,可以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可替代资源,克服因自然资源缺乏带来的困难,发展低碳创新绿色的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社会分工的扩大,改变就业结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就业结构的改变,
二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就业结构的改变主要是通过劳动力的转移、流动而发生变化。科技创新对就业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
第一,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工具在不断的改进,就业者更多从事的是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的比例不断减少,每单位时间的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时就会产生挤出效应,剩余的劳动力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的转移。
第二,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引致的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条件在不断的改善,会出现先进的机械化技术不断的替代人工,企业就会相比于以前需要更少的劳动力,也会促使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流动。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第一,技术的革新在不断的打破人们以往获取信息的局限。技术的革新让劳动力不仅可以通过线下,也可以通过线上形式快捷方便的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
第二,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一方面会倒逼劳动者去主动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去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劳动者的专业素质也会随之相应的提高。另一方面,当劳动者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之后,不断实现“干中学”能力的突破和实践经验的增加,还会激发劳动者改进和更新生产工具的创造活力,同时也会反向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二)产业改旧出新效应
科技创新对产业的改旧出新效应主要体现在通过技术引进、模仿创新、自主创新这三种创新的形式,实现产品的创新和工艺的创新,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催生新的产业。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用在传统行业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的提高。
应运而生的就是传统行业的生产要素在不断的创新、工艺也在不断的更新改进、与之伴随的就是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的创新,当传统行业的内部要素发生革新性的变化时,传统行业得到了“质”和“量”的升华,可以有效的降低传统行业的生产成本,创造出新的产品,提升传统行业的产业竞争力,顺利实现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
近年来,针对能源消耗高的问题,山东省发展绿色技术,科技赋能传统行业推动了行业变革。同时利用碳化硅衬底、工业互联等新技术,促使传统行业提质增效,焕发新的活力,推动传统行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会被运用到生产环节,当知识与技术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取得一定的突破之后,会在有些生产环节和生产部门进行革命性的突破,当这种突破达到一定的临界点之后,就会催生出新的部门和新兴的产业。
如第一科技革命,出现了蒸汽机,发展了钢铁、煤炭等产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第二次科技革命就在此基础上催生了新的产业,催生石油、电器、汽车、航空等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致的产业革命的形式和内容都在不断的丰富和深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又发展了一批新技术,催生了航天工业、电子制造业等新兴产业。
(三)产业关联效应
科技创新是我国产业链升级的压舱石,是打通产业之间堵点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的深化有利于各产业之间的深度关联。首先,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与突破,技术的突破会率先发生在一些产业部门之间,然后通过技术的扩散效应和关联效应影响与这些产业部门关联密切的上下游部门。
其次,当产业链上某个生产部门率先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与之相关联的前向后向产业部门为了适应新的技术变化,也会倒逼产业链上相关联的部门不断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创新,从而使得相关产业的工艺、产品、生产工具也在进行不断的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从而使得各个产业之间发展的协同性不断增强,推进产业深度融合,产业的整体效益也将不断的增强。
二、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作用
(一)消费需求驱动效应
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会带来产品的创新,影响需求结构发生改变,进一步的会影响供给发生变化,使得新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最终促使产业结构升级。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会带来产品的创新。
首先,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普及和被被人们所熟悉,新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新产品的用户规模也会不断的扩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进而促使新产品所在的产业以及企业不断的投入生产要素来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新产品,进而新产品的产业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因生产工艺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而产生的新产品,一般来讲,其科技含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单位成本会较之前降低,其价格出售的成本也会相对降低,价格的降低会让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新产品,需求量也会不断的增长。
例如,在智能手机刚刚问世的时候,因价格较为昂贵,使得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愈来愈多的厂商及企业生产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的智能手机,甚至连许多老年人也开始购买智能手机,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购物、获取新闻资讯、视频聊天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刺激了消费需求,也能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从而促进相关行业的革新。
(二)贸易结构优化效应
在经济日益联系紧密的今天,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而当今世界国与国之前的较量,不仅仅是经济的较量,科技更是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科技在一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科技不仅可以改善一国在国际市场的分工地位,还可以优化国际贸易结构。依靠科技的力量,
第一,可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打破要素禀赋限制,解决要素禀赋的短缺问题,同时可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第二,对要素进行有效的利用,可以延伸产业链,突破产业链的低端锁定,使得产业链往中高端方向发展,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产业地位;
第三,通过技术的改进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可以刺激国际市场需求,从而使得相关产业的需求结构得以改善。在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更要依靠科技创新,改善贸易结构,促进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