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战略意义深远。
资料显示,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七省市,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经济总量庞大,对全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年,华东地区GDP十强分别为上海市(亿)、苏州市(亿)、杭州市(亿)、南京市(亿)、宁波市(亿)、青岛市(亿)、无锡市(亿)、福州市(亿)、济南市(亿)、合肥市(亿)。
这十座城市不仅经济总量庞大,而且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华东地区的经济版图。
杭州突破2万亿大关,排在华东地区第三位
经杭州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年,杭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5.6%。
截至去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4.2%。
作为浙江省会,杭州一直是华东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十几年来,杭州以数字经济、新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进入十四五时期,杭州还积极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为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宁波位列第五,华东地区重要的贸易中心
公开数据显示,年,宁波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
另从宁波市财政局获悉,去年全年,宁波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亿元,增长6.3%。
同期,宁波全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民营企业增长8.2%。
分行业看,年,宁波全市在36个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
宁波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开放型经济体系。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宁波依托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制造业等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近几年,宁波开始注重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幸福感。
青岛位列第六,已被宁波、南京等城市反超
近期,青岛市统计局发布年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年,青岛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
分行业看,青岛全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6.1%。
同期,青岛全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亿元,比上年增长7.3%。
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制造业基础,还积极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合肥入围华东地区GDP十强
公开数据显示,年,合肥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8亿元,同比增长5.8%。
分产业看,合肥全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亿元。
截至年末,合肥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超2.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
作为安徽省会,合肥一直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进入十四五时期,合肥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源和人才,推动城市创新发展。那么对于最新的华东地区GDP十强,大家有哪些新的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