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居从家具、家装的狭缝中诞生,不但细分出一个行业,还“打败”成品家具成为泛家居圈的引领者。那么,为什么定制家居会赢?或许“信息化”、“数字化”是关键。从表面看“定制家居”是制造业,定睛一看又像服务业,如果再深入分析,你会发现定制家居原来竟是数据智能行业。
年6月9日,“中国定制原创20年”第四场行业智库研讨会在博骏传媒总部举行,伊仕利董事长郑景新、冠特董事长王军太、造易软件执行总裁胡鹏、慧达环保营销副总经理刘淑炎、豪迈中国华南区销售总监侯松杰、中国网家居频道总经理何啸天,以及高端品牌实验室主任著名财经作家段传敏、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秘书长曾勇、唐龙品牌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包晓峰参与了研讨会。
在本次研讨会,原“中国定制20年”项目正式更名为“中国定制原创20年”。项目发起人曾勇、包晓峰、段传敏等分别阐述了项目更名的因由:中国定制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的橱柜,但直到21世纪初,移门衣柜引入国门,并结合中国市场进行了原创性的开发、设计,才真正开启了定制家居的原创时代。可以说,原创是中国定制家居发展的灵魂和主旋律,也是核心关键词。而围绕定制家居的原创历程,“信息化”、“数字化”是一大核心内容,值得行业的推动者和亲历者一起去梳理、记载。
伊仕利董事长郑景新
信息化与数字化一直是定制行业的发展战略
早期定制行业并没有配套的信息化软件,定制企业只能聘请木工师傅手工测量及打造,通过不断地“扭螺丝”做定制,但这种方式太“笨”,效率也极低。鉴于此,部分企业开启了自主研发软件之路,而这也是行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前提条件。
当年,行业里并没有通用的定制软件,即使有也存在着很多缺漏,并不完美。虽然定制市场存在着庞大的消费市场,但定制企业仅依靠人工定制及不成熟的软件技术,一年营收破千万就算到达瓶颈了。为了“降本增效”,也为了赶超同行,伊仕利是业内较早研究软件、信息化的定制企业之一,并随着家居行业的信息化历程一路成长。
定制行业表面是产品市场的竞争,但背后核心则是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的竞争。
这也促成了定制行业的“两个工厂”:一是机械设备的有形工厂;二是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无形工厂。其中,信息化与数字化是定制企业经营的核心及难点,如果定制企业解决不了其发展瓶颈问题,那资金再雄厚的企业也难以存活,反之则能推动整个行业进一步壮大,踏上一个全新台阶。
冠特董事长王军太
定制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的两个标准
21世纪初,定制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但是,行业里也存在着一个大问题——制造端的错误率异常高,实现信息化来解决生产制造端的问题成为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