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上海、北京、广州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开始讲述一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故事,大量刺激线下消费政策随后推出。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7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城作为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以来,至少有近20个城市在“争抢”进入第二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名单。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新消费品牌开始往线下迁徙,在新的场域构筑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在政策和品牌的双向推动下,消费品牌的发展开始与城市规划建设产生深度勾连,彼此互相影响和改变。
两者重新互相定义的同时,不同城市因属性、特色、优势不同,也演绎出了全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轨迹。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就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以及消费品牌在其中的角色等话题进行交流。
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谈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陆铭认为,虽然北上广的人口规模、人流和国际化程度更高,但成都、深圳、武汉、西安、杭州、长沙也具有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潜力。
陆铭表示,服务消费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对许多新消费品牌而言,通过线下空间的体验感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喜爱,是当下的普遍趋势。在这一点上,中心城市因为拥有最大的人口规模、人口流量、消费力最高的消费群体,最好和最具多样性的消费服务,而成为消费品牌落地线下的首要选择。
而面对当前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红利,陆铭认为,新消费品牌应该要充分地利用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人口流量,更好地与本地文化特色相结合,打造本地的服务消费品牌。这个过程中,消费品牌也需要平衡好文化的地域特征和规模扩张之间的关系,在标准化和个性化中选择适合的方式。
以下为对话,经整理后发布:
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只要打造国际商圈、免税区,还要注重服务消费
CBNData:城市因规模、资源、特色不同,刺激线下消费的举措重点也不一。目前被选为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的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各有什么优劣势?
陆铭:这几个城市都是所处城市群和区域板块的中心城市,在全国也起着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人口规模大,是国内外人流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开放程度比较高,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相对来讲在人口规模、人流和国际化程度上,上海、北京和广州更强一些。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直辖市,规模、港口等很有实力,历史文化积淀也非常深厚;重庆在区位上位居中国西部,地域文化特色非常强,由于山地城市风貌,成为年轻人偏好的网红城市,这是非常有利的打造消费城市的条件。广州是珠三角城市群的节点型中心城市,周围有广阔的制造业腹地,自身又是千年商都,有强大的网络效应,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其他中小城市,由此形成制造业产业集群。广州积淀的深厚文化传统,对文化旅游商贸产业是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
CBNData:除了试点城市,您曾表达对成都、深圳、武汉、西安、杭州的看好,如何理解一个城市具备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潜力?它具体表现为哪些条件?
陆铭: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可以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个词的构成去理解,分别是国际、消费和中心。
第一个词是“中心”。必备条件是中心城市的地位,如果一个城市没有相当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在城市群和国际交往当中没有中心度的话,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就不够好。
第二个词是“消费”。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消费一定要跟城市发展和建设关联起来。它是消费地的概念,不是生产地的概念,消费是在中心城市产生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方面,第一是商贸中心,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很容易想到打造国际商圈、免税区,相对来讲容易被忽略的是服务消费。因为在空间上,传统消费品、制造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可以分离,尤其在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的销售方式下,借助平台化网络系统,一些中小城市也能够通过物流系统直接跟生产地进行连接。
但是服务消费在空间上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在一起的,服务商品具有不可储存、不可运输的特点,所以人口集聚才能使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比较接近,然后产生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这也是为什么中心城市一定是消费中心城市,而且一定是服务消费中心城市,就是因为中心城市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人口流量以及人口密度,更容易产生消费供给的服务、数量、多样性。尤其是多样性,人天性有喜新厌旧的特点,所以比较愿意生活在服务消费多样的城市。所以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特别强大的竞争力来自于本地的服务消费。
第三个词是“国际”。一些国际大品牌能够汇聚在中心城市,跟商贸的发展是结合在一起的,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打造非常依赖国际客流,所以具有国际空港的城市,特别是北上广,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时候,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这个意义来讲,成都、深圳、武汉、西安、杭州也具有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潜力,因为满足了成为中心城市所需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国际客流等。虽然它们和北上广还有一定差距,但这几个城市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时候各有强项。比如成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的生活方式,文化、娱乐、艺术等行业发展较好。杭州在这方面有一些相似性。西安是传统文化古都,又是西北方向重要的中心城市。武汉具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广州相似,它是连接周边中小城市制造业网络的中心城市,是以商贸来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制造业,形成网络化的制造业中心的城市。深圳的科技产业发展得非常好,毗邻香港带来国际客流等,实力也非常强劲。
CBNData:当下新消费品牌密集诞生和入驻的长沙,是否也具备这样的潜力呢?
陆铭:长沙虽然在各个方面比国家所打造的中心城市稍弱,但长沙最近几年,在时尚业、文化产业、娱乐业,还有新消费品牌的打造方面,非常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