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元亨祥基金解析疫情冲击下的货币政策宽松对
TUhjnbcbe - 2025/5/1 16:1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专业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在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近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和调整,元亨祥基金解析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抗击疫情再贷款精准发力;2)逆周期调节自疫情发生以来悄然加力;3)去杠杆和稳增长的天平再次发生明显的倾斜,促复工保增长成为主要政策目标。

一、抗击疫情央行再贷款精准发力,亿之后亿接力,全力支持抗疫情实体企业的流动性需求。

从央行这一波再贷款额度和超低利率支持力度来看,这一波定向宽松性质的应急操作,其幅度和决策速度据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二、政策逆周期调节功能自疫情发生之后已明显加力

年初以来,央行及时加强了供给,市场流动性总量大增,货币信用环境相对宽松。货币净投放量超年,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功能自疫情发生以来已显著加强。这对于抗击疫情、稳定经济以及对市场和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价格来看,政策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贷款利率中枢同步下调。主要包括:

1)央行政策利率自年2月分别下调7天、14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0bp至2.40%和2.55%,下调1年期MLF利率10bp至3.15%。年初,7天、14天逆回购及MLF利率分别维持在2.55%、2.7%、3.3%,现行中期短期利率与年初相比较下行幅度显著。

2)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自2月3日开市至今,DR利率下行超过50bp至2.1%,当前维持低位震荡,1-2月利率中位较年同期降幅超过20bp。

3)贷款利率自年2月起,1年期、5年期LPR分别下降10bp、5bp至4.05%、4.75%,年初一般贷款利率较年下降30bp,下行幅度较大。

通过以上政策操作,央行实际上将去年已经开始的逆周期操作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进一步放大,且流动性增加幅度和降息力度都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三、疫情冲击下货币政策宽松对金融市场和产业的影响几何?

在当下经济周期下,实体经济依旧低迷,房地产调控,但股市“水牛”,债市大涨,资金空转风险明显上升。

1)实体经济方面,在当下疫情带来全方位冲击下。疫情导致需求和生产骤降,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均有巨大的下行压力。

2)就行业和产业发展而言,聚集性行业如旅游、餐饮、酒店、交运、地产,受到了最为明显的负面冲击。大致测算,受重灾的行业占GDP和就业比重高达30%,行业损失规模达万亿量级。

3)就企业层面看,现金流压力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破产风险。对企业而言,需求端消费大幅下滑、订单减少,供给端开工推迟、疫情防控下地区间物流人流受阻、供应链受到挑战。

4)就房地产市场而言,面对疫情房地产企业全年业绩可能会相当难看。首先,房地产销售大幅下降。疫情直接冲击春节前后返乡置业潮和“金三银四”旺销期,对销售的影响视疫情防控形势而定,短则三个月,长则可能持续到年底。

5)过去一年多来,非标融资收紧、融资渠道规范、去杠杆、房地产政策收紧等等宏观和监管政策收紧情况下,多重因素影响叠加新冠疫情紧急事件,导致当前市场再次出现优质资产难觅,资产荒问题可能再现于国内市场。

四、结论和展望

元亨祥基金认为尽管疫情冲击剧烈并造成诸多领域停摆,但由于核算方法等原因,我国一季度GDP未必会呈现负增长。进入年,在新冠疫情“紧急公共事件”的冲击下,去杠杆和稳增长的天平再次发生明显的倾斜,促复工保增长成为主要政策目标。

展望未来,为实现今年经济发展和增长目标,宏观层面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势在必行。在财政政策加码、货币政策配合之下,再加上地产调控政策执行因城施策等举措,发展目标的如期达成还是值得期待的。在需求回补等因素带动下,第一、第二产业或将相对较快修复。但在我国经济中占比过半的第三产业仍需时日进行后续修复,这必然会对整体经济形成拖累,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在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叠加新冠疫情紧急事件下宽松货币财政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年宏观经济的迅速恢复和整体繁荣依然可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元亨祥基金解析疫情冲击下的货币政策宽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