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工业经济转型期间,碳排放时空有什么特征又
TUhjnbcbe - 2025/5/12 17:42:00

工业部门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中国工业经济持续增长,GDP占全国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在持续增加,已经成为中国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来源。

研究工业经济转型期间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减少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在LMDI因素分解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年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数据,对工业经济转型期间碳排放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工业经济转型期间应采取的减排措施。

目前,学术界关于碳排放时空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碳排放时空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许多学者从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结构等角度对中国各省市的碳排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各省市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能源强度和结构对碳排放量具有显著影响。

二是碳排放时空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学者们认为,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则是影响碳排放量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学者们认为,中国各省市的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从全国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各省份的碳排放量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趋势。

研究方法

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其中,能源消费强度是影响碳排放最主要的因素。

LMDI因素分解模型是一种分解各种变量影响水平的方法,通过计算不同因素对各变量的贡献,从而确定不同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该方法考虑到了所有变量,可以将全部变量纳入到模型中,并能将影响因素分解为几个独立的部分。该方法还能分解出各个变量对总效应的贡献程度,从而为研究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变化的贡献程度提供了分析工具。

碳排放测算及时空特征分析

所指的碳排放,是指中国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根据IPCC《温室气体公报》中提出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其中,电力和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碳排放占中国工业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较大。

在工业经济转型期间,由于各种能源产品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因素的不同,中国工业部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也会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分析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在计算时将传统行业(电力和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新兴行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合并计算,并对这些行业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

LMDI因素分解分析

在对碳排放进行分解时,需要计算出各因素对碳排放总量的贡献度,然后将其从总量中分离出来。由于碳排放强度是一种变化趋势,而非增量,因此需要将其从总量中分离出来。

从分解结果来看,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影响碳排放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能源消费强度是一个单向的因素,表明在某一时间内碳排放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能源消费强度的增加;

产业结构是一个双向的因素,表明在某一时间内碳排放的增长既有来自于能源消费强度的增加也有来自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能源结构是一个双向的因素,表明在某一时间内碳排放增长既有来自于能源消费强度增加也有来自于产业结构变动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

结论与建议

基于—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数据,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对中国工业经济转型期间的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影响中国工业经济转型期间的碳排放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能源消费强度和产业结构对工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增加的抑制作用最大。因此,为了实现工业经济转型期间的碳减排目标,应加强清洁能源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应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效等方式来降低工业部门碳排放强度。

2.中国工业部门碳排放强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仍高于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工业部门在实现低碳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减排空间。因此,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中国应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能源结构等方式来降低工业部门碳排放强度。

结语

要加强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降低对传统高碳产业的依赖程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工业经济转型期间的碳减排目标。

1
查看完整版本: 工业经济转型期间,碳排放时空有什么特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