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6/30 18:00:00
文:木圭中华民族,一体多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最初的以物易物时代(商业的雏形)到现在的综合商业模式,许多商人在发展中相互支持,久而久之孕育了许多商帮。其中,粤商、徽商、晋商、浙商、鲁商被统称为历史上的“五大商帮”。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一些商帮渐渐衰落了,但有些商帮至今仍然兴盛。其中以粤商、浙商、闽商最为著名。所谓商帮,实际上是由在国外经商的当地商人为了互相帮助而组成的团体,慢慢这个团体逐渐形成了商帮。商帮中的商人们相互之间会共享信息和资源,并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以求共同发展。当然,只有商人才会形成商会或商帮,所谓商帮就是得在全国各地做生意的商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与同乡们见面,进而团结起来,就像浙商是典型的行商,他们会全国各地到处跑,为了在外互相照顾,逐渐在外形成了浙江商会。商会并不是在现在才有,自中国有了行商的历史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科技信息通讯不发达,在外行商的人们,为了不受地方的欺负,避免自己的财产的损失,商会由此而成。粤、闽商也是如此,即广东、福建两地商人共同发展,资源共享,久而久之,发展成为自己的商帮。俗话说,一个人的单打独斗终究比不了众人的抱团去火,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正是因为有了商帮,他们才能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帮助。这些年来,广东、浙江、福建的经济发展总体上很快,包括马云、王健林,曹德旺在内等知名富豪其实都是商帮的成员。相比之下,国内经济也非常发达的江苏,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商帮。在今年公布的全国各省GDP中,江苏无疑仍排名第二,作为常年经济水平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的省份,江苏为什么就没有商帮?这并不意味着江苏商人少。相反,江苏有很多知名商人,如沙钢集团沈文荣、红豆集团周海江、联想集团柳传志、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远东控股集团蒋锡培、尚德电力控股施正荣、月星集团丁佐宏、南瑞继保电器沈国荣、面粉大王荣德生等,这些都是江苏商人的代表。只是从这些江苏商人的发展来看,他们大多是单干。许多人从白手起家到扩大企业规模,一直依靠自己,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将生意做大,所以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商帮。究其原因,主要与江苏的商业模式有关。商帮形成的前提是行商,另一个是商人“抱团”,但江苏商人的商业模式大多依靠单干,而江苏常年以“散装”著称,这就增加了商人结盟的难度。当然,江苏没有形成商帮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有一个“优势”:资源丰富。这里指的是商业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很多人可能会看到,广东、浙江这几年特别出名,经济持续向好,因为它们的商业资源一直很丰富。但在早期,江苏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更容易吸引商业资源。而且,江苏人比较老练,独立能力比较强,资源利用比较好。对于商业人士来说,一旦他们需要“走出去”,抱团取火,组成商帮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他们就可以互相照顾了。再者,只有走出去,才有机会组成一个商帮。而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的商人涌入全国后,人们对这三大商帮才更加熟悉。但对江苏商人来说,由于江苏省资源丰富、市场丰富,处于历史经济发达地区,物产丰富,非农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副业大省”,人民群众的商品意识普遍较强,勤劳刻苦,追求剩余的冲动强烈,而且技艺精湛的工匠多,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集,交通便利,陆路、水路都方便。城镇、市场、码头相互连接,交易所市场化,市场网络化。在“外来挑战——内部回应”的现代化进程中,占尽近水楼台的优势,优先获得了风气。如近代江浙财团被视为中国商人史上的新式商人,进入面粉、纺织、买办、娱乐、航运、服装等现代或高水平产业。因此,江苏一直吸引着海内外各界知名财团的投资。自然,江苏的商人不需要出门,生意自然就来了,也就不容易形成商帮了。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江苏省没有形成商帮,不需要抱团“取火”,它仍然可以成为中国GDP第二大省的原因所在。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本文由不凡智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