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乡镇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有
TUhjnbcbe - 2025/7/20 17:2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统计工作是“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一整套贯穿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工作过程的科学的统计方法,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及时地揭示现象的数量方面,更不可能由此反映现象发展的规律性。在统计工作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其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些基本方法贯穿于统计活动过程的始终,这些基本方法是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和统计模型法。一、大量观察法所谓大量观察法,就是对所研究的总体的全部或足够数量的单位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这是由统计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大量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在诸多因素错综作用下形成的,个别单位往往受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各单位的特征和数量表现有很大差别,所以不能任意抽取个别或少数单位进行观察。只有对总体的全部或足够数量的单位进行观察,并加以综合分析,才能使事物中的非本质的偶然因素的影响相互抵消而获得关于总体本质特征或规律性的认识。统计调查中的许多方法,如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都是大量观察法的具体运用。早在多年前,人口学家就在用大量观察法对统计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时,从偶然事件中发现男女出生的比例为∶的规律。二、统计分组法统计分组法是指根据事物内在的性质和统计研究的要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的一种研究方法。例如,将人口按照年龄分组,对国民经济按活动性质分类,对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等。统计分组法是研究总体内部差异的重要方法,通过统计分组可以在总体同质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组成部分或不同类之间的差异、性质、构成及分布特征。例如,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可以分析三次产业的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三、综合指标法综合指标法是指利用各种综合统计指标,从具体数量方面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规模及特征所进行的综合、概括的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中广泛运用的综合指标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等。例如,国家统计局在其发布的《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8.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综合指标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比例关系等。综合指标法在社会经济统计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描述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四、统计推断法统计推断法是指以一定的置信水平,根据样本数据资料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时,观察的往往是研究现象总体的部分个体,掌握的只是部分或有限个体的数据资料,而需要判断的总体对象的范围很大,甚至是无限的,这就只能从总体中观察部分单位并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例如,要对一批产品的质量进行破坏性检验时,只能根据部分产品质量检验的结果来推断该批产品的质量。因此,统计推断法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事件到抽象概括,从而推断出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统计推断法可以用于对总体数量特征的估计,也可以用于对总体某些假设的检验,广泛应用于农产量调查、工业产品质量检查与控制等方面。五、统计模型法统计模型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假定条件,对研究现象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选择合适的数学方程进行模拟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运用统计模型法可以对现象数量变动、变动关系及变动过程进行比较完整和近似的描述,使统计分析更具广度和深度。统计模型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变量、数学方程和模型参数。上述各种方法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共同构成了统计研究的方法体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镇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