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页-台海网]
7月26日,在工信部举行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数据呈现出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在“质”与“量”方面的成果。这也是工信部首场“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王伟介绍,十年来,我国产品竞争力也显著增强,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占比达到20%左右,入围世界品牌强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品牌数量从过去的10个增加到24个。
从创新投入看,王伟介绍,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年的0.85%增加到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强。从创新体系看,我国已布局建设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强营业收入从年的21.7万亿元增长到年的40.24万亿元,骨干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优,有58家制造业企业进入年世界强榜单,比年增加27家。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截至年底,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我国制造业顶住下行压力,保持了恢复增长的态势。去年,我国制造业增长了9.8%,高于GDP增速1.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增长了2.8%,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王伟说,制造业增长和制造业比重的回升,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充分展现出我国制造业规模大、体系全、韧性强的重要优势。
外商对华投资热情不减
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的传言几番引起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