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怀孕生子的女人一生才完美中医送子ld
TUhjnbcbe - 2020/11/22 4:56:00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李敏中西医今日和大家分享“不孕症之方证对应”。

凡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或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又连续2年未再受孕者,称不孕症。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古“全不产”;后者为继发性不孕,古称“断续”。夫妇一方有先天或后天生殖器官解剖生理方面的缺陷,无法纠正而不能妊娠者,称绝对性不孕;夫妇一方,因某些因素阻碍受孕,一旦纠正仍能受孕者,称相对性不孕。

四十六、不孕症

总歌诀:不孕肾阳温胞服,肾阴养精肾气珠。肝气开郁瘀少腹,痰湿内阻用苍附。1.肾虚证(1)肾气虚孕毓麟珠(毓麟珠)(2)肾阳虚孕温胞饮(温胞饮)(3)肾阴虚孕养精种(养精种玉汤)2.肝气郁结孕开郁种(开郁种玉汤)3.瘀滞胞宫孕少腹(少腹逐瘀汤)4.痰湿内阻孕苍附(苍附导痰丸)

分述:1.肾虚证(1)肾气虚孕毓麟珠(毓麟珠)

毓麟珠

组方: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芍药(酒炒)各60克,川芎、炙甘草各30克,当归、熟地(蒸,捣)、菟丝子(制)各克,杜仲(酒炒)、鹿角霜、川椒各60克。

趣记:

毓麟珠源八珍汤,杜仲菟鹿川椒添。

方歌:

八珍为底补气血,菟丝杜仲补肝肾,鹿角川椒温肾阳,送子名方毓麟珠。

方义:

本方由八珍汤加味组成,又名毓麟丸、调经毓麟珠、助孕八珍丸,具益气养血,补肾益精,调经种子之功。治证属气血俱虚,肝肾不足所致经脉不调,或断续,或带浊,或腹痛,或腰酸,或饮食不甘,瘦弱不孕者。盖气血为生长之本,气血虚则难做胎,命门火衰,则胞宫无生化之机。故治当从双补气血,温肾养肝,调摄冲任立法。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当归、芍药、川芎、熟地补血调经,以上八味药即八珍汤,补气血以养冲任。菟丝子、杜仲、鹿角霜温肾养肝,益精养血,调补冲任。川椒温煦胞宫,暖督脉以助阳,《本草纲目》称其“补右肾命门”。综观全方,既温养先天肾气以生精,且又培补后天以化血,使精充血足,冲任调摄,胎孕乃成,故方名毓麟珠。

(2)肾阳虚孕温胞饮(温胞饮)

温胞饮

组方:

白术1两(土炒);巴戟—两(盐水浸);人参2钱;杜仲3钱(炒黑);菟丝子3钱(酒浸炒);山药3钱(炒);芡实3钱(炒);肉桂3钱(去粗,研);附子3分(制);补骨脂2钱(盐水炒)

趣记:

骨巴菟杜附肉桂,参术山药与芡实。

方歌:

温胞饮用参白术,腰疼杜仲淮山药。芡实巴戟白浊止,温阳肉桂益肾活。补肾健脾兼合用,胞宫寒冷疗效卓。

方义:

原方治下部冰冷不受孕。方中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杜仲温肾助阳益精气;肉桂、附子补益命门,温肾助阳以化阴;人参、白术益气健脾以养化源并除湿;山药、芡实补肾涩精而止带。全方共奏温肾助阳暖宫,填精助孕之效。

《临证指南》云:“任脉之为病,用龟甲以静摄,督脉为病,用鹿角以温煦。”肾阳虚无排卵有孕,在前方基础上适时加入龟、鹿或熟附子调补肾之阴阳、通补奇经之品,可促排卵以助孕。

肾阳虚,也可以选右归丸加龟甲,全方温补肾阳为主,辅以滋养肾阴,体现阴阳互根,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若子宫发育不良,应积极早治,加入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鹿角片(或鹿茸)及桃仁、丹参、茺蔚子补肾活血,通补奇经以助子宫发育;若性欲淡漠者,选加淫羊藿、仙茅、石楠藤、肉苁蓉、温肾填精。

(3)肾阴虚孕养精种(养精种玉汤)

养精种玉汤

组方:

大熟地30克(九蒸),当归15克(酒洗),白芍15克(酒炒),山萸肉15克(蒸熟)。趣记;

四物去芎山萸肉,养精种玉得子神。

方歌:

养精种玉四物宜,除却川芎加山萸,肝肾得养精血足,血虚不孕此方施。

方义:

此方即四物汤去川芎,加山萸而成。方中熟地、山萸皆为补肾填精之品,以补肾之阴,滋肾之水;当归、白芍以养血平肝,血旺则水旺,水旺则火消;此方之妙,妙在减去行气耗精之川芎,而易以山萸,以滋养肝肾、补血填精,使精血充足,肝肾得养,冲任得滋,则可摄精成孕。

2.肝气郁结孕开郁种(开郁种玉汤)

开郁种玉汤

组方:

白芍30克(酒炒);香附9克(酒炒);当归15克(酒洗)、白术15克(土炒);丹皮9克(酒洗);茯苓9克(去皮);花粉6克

趣记:

归芍术附粉丹苓,开郁种玉汤效奇。

方歌:

开郁种玉芍术归,香附丹苓花粉齐,肝气郁结人当服,连服一月孕可喜。

方义:

方中重用白芍养肝平肝为君;合当归养血为臣,酒洗开郁;白术健脾,茯苓健脾宁心,香附为解郁要药;丹皮泻郁火,妙配花粉润燥生津。本方从逍遥散化裁而成,全方乍看平淡无奇,但处处着眼开郁。诸药合方,具有解心肝脾肾四经郁结之功效,故腰脐之气自利,任带通达,即可摄精而受孕。3.瘀滞胞宫孕少腹(少腹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

组方:

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克、延胡索3克、没药(研)6克、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9克、五灵脂(炒)6克。

趣记:

茴姜桂辛归芍肝,蒲灵芎元没瘀痛。

方歌:

少腹逐瘀芎炮姜,元胡灵脂芍茴香,蒲*肉桂当没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方义:

下焦包括肝肾在内,由于肝肾等脏功能失调,寒凝气滞,疏泄不畅,血瘀不适,结于少腹,故症见少腹积块作痛,或月经不调等杂病。治宜逐瘀活血、温阳理气为法。故方用小茴香、肉桂、干姜味辛而性温热,入肝肾而归脾,理气活血,温通血脉;当归、赤芍入肝,行瘀活血;蒲*、五灵脂、川芎、元胡、没药入肝,活血理气,使气行则血活,气血活畅故能止痛。共成温逐少腹瘀血之剂。3.湿热瘀阻经清调(清热调血汤)

清热调血汤

组方:

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连、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蓬莪术。

趣记:

桃红四物丹皮连,香附元胡蓬莪术。

方歌:

清热调血*连丹,归芍芎地桃红参,延胡莪术香附入,清热除湿止痛安。

方义:

方中*连清热解*;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桃仁、红花、蓬莪术活血散瘀,香附、延胡索行气止痛,气行血活,湿热之邪自无留滞之所;生地*、牡丹皮清血分之热。诸药配合,既能清热解*,又能利湿活血散结。使湿邪能化,瘀血能散,热*能清,使湿去热清,瘀化痛止,从而达到消除病灶,清除余邪,瘀散热清湿去之目的。

有热,加柴胡、*芩。如表现为腰骶疼痛不适时加枸杞子、菟丝子、山药、山茱*、桑寄生等;如带下量多,色*质稠有臭味,偏热加红滕、*柏;偏湿加土茯苓、薏苡仁、椿根皮、*柏、萆薢等,如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坠胀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加乳香、没药、五灵脂、七等;如病程较久,有困倦、乏力等气虚症状,加*芪、*参、白术等;如脾失健运加木香、砂仁;如畏寒、月经错后等加入小茴香、蒲*、五灵脂等;情志失畅时加枳壳、川子、郁金等;触及包块加三棱。

4.痰湿内阻孕苍附(苍附导痰丸)苍附导痰丸

组方:

苍术(制)2两,香附(童便浸)2两。陈皮(去白)1两半,南星(炮,另制)1两,枳壳(麸炒)1两,半夏1两,川芎1两,白茯1两半,神曲(炒)1两。

趣记:

神白川陈南枳半苍香

方歌:

仓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川芎神曲枳壳当,痰浊经闭此方商。

方义:

原方治肥盛之妇,躯脂迫塞,痰涎壅盛,血滞而经不行,治宜行气导痰而经自通。方中二陈汤燥湿除痰;苍术健脾燥湿;枳壳、香附行气化痰;胆星清热化痰;生姜、甘草和中。全方重在燥湿化痰以治标。常加仙灵脾、巴戟天、*芪、*参补肾健脾以治本,先治标或标本兼顾,痰湿得化,再加强补肾调经助孕,经调而子嗣矣。

编辑:束新飚

审核:李敏

李敏中西医结合科诊所

本文有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未标明出处,首先对原作者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怀孕生子的女人一生才完美中医送子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