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日报运城晚报运城新闻网官方发布平台
春秋时期运城境内诸侯国梳理
刘玉栋
运城市地处晋西南,史称河东,是我国公认的五千年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古时,尧、舜、禹曾在此建都。西周(约前11世纪—前)早期,周文王、周武王推翻商朝后,曾数次将疆土分封给余位同宗近亲及有功之臣,使之成为一方诸侯。春秋时期(前—前),古河东为当时霸主国家晋国的核心区域及京畿之地,境内诸侯国林立,弱肉强食,战乱纷争,变幻无常。笔者参考《史记》《竹书纪年》《晋国史》《晋国历史地名考》等典籍,将今运城市境内当时的诸侯国衍变加以梳理概述。
(资料图)
绛
绛位于今绛县境内。《史记·晋世家》载:“(晋侯献公)八年,士蒍说公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据史学家考证,晋国都城“都绛”很可能在绛县古绛镇南城村车厢城,现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都绛”历惠、怀、文、襄、灵、成、景7位国君,于晋景公十五年(前)乃迁新田(今侯马市)。《左传·成公六年》载:“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君乐,不可失也。’韩献子将新中*,且为仆大夫。公揖而入。献子从。公立于寝庭,谓献子曰:‘何如?’对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也。夫山、泽、林、盬,国之宝也。国饶,则民骄佚。近宝,公室乃贫,不可谓乐。’公说,从之。夏四月丁丑,晋迁于新田。”
绛县还是当时晋国的一个县名,《左传·鲁襄公三十年》载:“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此记载乃古代典籍中第一个出现的县名,《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发表《一个历史喜剧产生了天下第一县》的文章,从此,绛县便有了“天下第一县”之美誉。
董国
古董国位于今闻喜县东镇和绛县郝庄乡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献子曰:“是二氏者,吾亦闻之,而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西周早期,沿袭历史习惯,峨嵋岭、凤凰塬一带的“鬷川”被分封为诸侯“董国”。董国极有可能在春秋早期,被晋国所兼并,其后裔适晋,司晋典籍,督晋史,晋侯文公时有大夫董因,后有良史董狐,大夫董叔等。《水经注·涑水》载:“涑水西迳董泽,陂南即古池,《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即斯池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晋文公曾经在“董”地操练过*队。
今绛县郝庄乡一带,珍存着清《董氏族谱》、董父庙等文献古迹,绛县郝庄乡一带留存着南董、中董、东董等以董姓冠名的村庄。相传郝庄乡小祁村为晋国*队中*将祁午操练兵士之地。
倗国
古倗国位于今绛县横水镇一带。年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绛县横北村西周墓地进行了为期3年的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座,出土“荒帷”、青铜鼎、玉佩等重要文物多达多件(套)。尤其是出土的青铜器上的“倗伯囗作宝盘其万年用永”铭文证实,此墓地让从未见于史料的西周倗国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因此而震惊中外,获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年度获我国继秦始皇兵马俑以来第二个国家田野考古一等奖。
专家学者们参照典籍文献、考古成果,实地调研,对古倗国历史渊源、疆域范围、存续年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初步认为:倗国系西周早期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家,其国君爵位为“伯”,参照垣曲、闻喜、曲沃、侯马等周边县市的历史沿革及地望,古倗国的疆域应当是以绛县横水镇为核心,南面以中条山横岭关为界,与东山赤狄皋落氏毗邻;北面以紫金山为界,与晋国隔山相望;东至绛县卫庄镇一带;西与古董国接壤。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回一件西周铜鼎,上镌铭文:“晋侯令□追于倗,休,又禽。”其释文是:“晋国*队追杀敌人,到倗国边境停止了。”由此推断,极有可能是晋国出兵征伐倗国,倗国国君慑于晋国的强势,为保全身家性命,避免生灵涂炭,主动依附于晋国,因属和平过渡,未被史书载录。据此判断,倗国存续年代约为公元前—前年之间,约余年。
魏国
古魏国位于现芮城县一带,为西周早期周武王分封给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诸侯国,曰毕国。毕国在西周末期亡于西戎,其后裔沦为平民。毕万系毕公高的后代,他在春秋初期投奔晋献公,受到重用,晋升为大夫。公元前年,晋献公率毕万灭魏国,并把魏地封给毕万。据《史记·魏世家》载:“晋大夫毕万以*功受封于魏,卜偃为其占卜曰:‘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此段话的意思是,毕万封有魏地是大吉之兆。“万”是盈足之数,“魏”同“巍”,有高大雄伟之意,得此封赏,符合天意。天子拥有兆民,诸侯管辖万民,以毕万之福大命大,必定会越来越兴旺发达。公元前年,毕万之孙魏犨追随公子重耳出亡有功,晋文公即位后,令魏犨承袭魏氏的封爵,列为大夫。
公元前年,魏桓子与赵襄子、韩康子“三家分晋”,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魏文侯是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其版图扩张到今山西西南部的河东地区、东南部的上*地区及河南省的北、中部地区,后逐渐衰落,传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为秦国所灭。
郇国
古郇国位于现临猗县和新绛县一带,乃周武王封周文王第十七子姬葡的封地,地处晋国的边陲。当时,正值“翼”和“曲沃”对峙时期,晋无睱攘外,晋侯武公雄心勃勃,于前年,率*消灭郇国置县,《左传·桓公十三年》载:“晋曲沃灭荀,以其地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
荀叔就是荀息,荀息足智多谋,曾辅佐晋献公假道灭虢,晋献公临终前,任命荀息为相国,荀息以股肱之力辅佐新君继位,誓死实践自己的诺言,留下了千古英名。其后裔遂以国名郇为姓,称为郇氏。郇与荀通假。荀息裔孙荀况(前—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辞赋之祖,代表作《荀子》。其后代又分为荀氏、中行氏、智氏等姓氏。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其地属魏。
如今,不少人士称临猗县为“古郇大地”。
曲沃
古曲沃位于今闻喜县境内,《史记·晋世家》载:“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于翼。翼,晋君都也。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桓叔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众之皆附焉。”桓叔(前─前),姬姓,名成师,晋穆侯之子,晋文侯之弟,很有德行和才能,在百姓心中威望很高,许多有志之士纷纷投奔他。桓叔得到曲沃的封地后,滋生出“以庶代嫡”的野心,经过其子庄伯、其孙姬称三代67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代晋国嫡支的君权,成为名正言顺的晋国国君,其儿子诡诸继承了君位,是为晋献公。古曲沃自然变成晋国的都城。晋献公八年(前),晋献公把都城搬迁到绛县车厢城,古曲沃闻喜被称之为“新城下国”,辟为宗庙所在地。
公元前年,晋献公讨伐骊戎国,娶骊戎国君之女骊姬为妻,骊姬生下儿子奚齐后,晋献公受骊姬谗言蛊惑,有意废掉太子申生。在骊姬的多次阴谋陷害之下,太子申生在新城曲沃自缢而死。古曲沃在战国时期属魏地,秦朝时更名为左邑县,汉武帝刘彻在此欣闻平南越大捷而赐名闻喜县。
耿国
古耿国,今河津市一带,是商代建立的一个羸姓侯国,在历史上曾创造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周朝建立后灭掉了耿国,封王族中人于耿,建立耿国。《左传·闵公元年》载:“晋侯作二*,公将上*,大子申生子将下*,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还,为大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晋侯当是晋侯献公,献公十六年(前),晋献公雄心勃勃,率*向西扩张,吞并耿国,原来的耿国赐予赵夙大夫为领地。从殷商时期祖丙立国到春秋时期耿国末代国君太乙的弃国归隐,古耿国共经历了商、周、春秋三个时期,先后共25代32位君侯,时间达余年。这与耿氏族人保存的《先祖君侯谱》中“君侯三十二,国运七百长”的记载是相符的。今河津市当是耿氏后裔的根祖之地。至今,河津市城区东南10公里的王村保存着古耿国遗址。
解梁
解梁古城位于永济市虞乡镇、临猗县临晋镇一带,是春秋末年晋哀公时期正卿智伯的封地。智伯(?—前),名瑶,身材魁梧,力气过人,才思敏捷,能文善辩,刚强果断。智伯随父宣子走上晋国的*治舞台,很快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干,凌驾于韩、赵、魏三家之上成为四卿之首,消灭了*敌范氏和中行氏。
晋出公死后,晋国的大权落在智伯之手,智伯开始独断专行,依仗自己的特殊地位,强令赵、韩、魏三家各献采地名邑。赵、韩、魏三家联合起来,利用晋水,直灌晋阳城,大败智伯*队。智伯死后,葬在解梁城外。现永济市东下村有智伯墓。
现解梁古城坐落在永济市开张镇古城村,城垣保存尚好,设有9座城门,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芮国
古芮国位于今芮城县一带,是商代晚期便已见诸于史籍,西周早期由周武王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家。国君被称为芮伯,曾在周王室担任司徒的职务。《左传·桓公三年》(前)载:“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当是芮伯姬万的母亲将其逐走,姬万便出奔到同姓的魏国。芮国的内乱受到邻国秦国的干预。次年,秦国便与芮国*变后的新*权发生了战争。同年冬,在周王室的主持下,由周王朝、秦国、虢国三股势力包围了姬万出奔所居的魏国,将芮伯姬万平叛正位。《史记·秦本纪》载,秦穆公二十年(前年)出兵灭芮国。亡国后,芮国君主宗室以国为氏。芮国存续时间余年。
虢国
古虢国位于平陆县一带,是西周初年所封的姬姓诸侯国,虢叔封为西虢国(今陕西宝鸡市东)国君,虢仲封为东虢国(今河南郑州西汜水镇)国君。公元前年,东虢国被郑国所灭,其后裔虢序被周平王封于夏阳(今山西平陆县),号北虢国。春秋早期,虢国实力强大,曾数次干预晋国内*。晋献公心怀芥蒂,思谋报复,便在执*后的十九年(前),出兵征伐虢国。《史记·晋世家》载:“十九年,献公曰:‘始吾先君主庄伯、武公之诛晋乱,而虢常肋晋伐我,又匿晋亡公子,果为乱。弗诛,后遗子孙忧。’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虞假道,遂伐虢,取其下阳以归。”在第一次伐虢取得胜利后的第三年,即晋献公二十二年(前),他又借道虞国伐虢,将虢国灭掉,又在归途中袭灭了虞国。国破后,虢国部分贵族、士兵和平民被强行迁至今山西汾阳一带,公元前年,置瓜衍县。瓜衍县,今在汾阳市阳城乡一带。
虞国
古虞国位于今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为周初武王所封姬姓诸侯国,始封君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孙虞仲。晋献公十九年(前年),晋献公诛讨虢国,派遣荀息带着屈地产的名马去向虞国借路。虞国国君贪图宝物借路于晋国,晋国出兵攻伐虢国,夺取虢国的下阳而返。3年后,晋献公故技重演,向虞国借路去攻伐虢国。虞国的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国国君说:“虞国同虢国,就好比嘴唇与牙齿,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受冻。若借路给晋国,他们将会趁机灭亡虞国。”虞公听不进去宫之奇的劝告,允许晋国借路。晋*灭掉虢国返回时,乘势偷袭灭掉虞国。人们熟知的“假道灭虢”“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辅车相依”的成语就源予此。
东山皋落氏
古董国位于今闻喜县东镇和绛县郝庄乡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献子曰:“是二氏者,吾亦闻之,而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西周早期,沿袭历史习惯,峨嵋岭、凤凰塬一带的“鬷川”被分封为诸侯“董国”。董国极有可能在春秋早期,被晋国所兼并,其后裔适晋,司晋典籍,督晋史,晋侯文公时有大夫董因,后有良史董狐,大夫董叔等。《水经注·涑水》载:“涑水西迳董泽,陂南即古池,《春秋》文公六年蒐于董,即斯池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晋文公曾经在“董”地操练过*队。
今绛县郝庄乡一带,珍存着清《董氏族谱》、董父庙等文献古迹,绛县郝庄乡一带留存着南董、中董、东董等以董姓冠名的村庄。相传郝庄乡小祁村为晋国*队中*将祁午操练兵士之地。
近期热点
运城华联,还有戏吗?
今日起,运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及减排措施 多管齐下迅速应对重污染天气
?浏览更多本地新闻资讯,请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
长按
▍本期责编:毛文琦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运城网信备案号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