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听武警少将深情讲述,共同缅怀伟人周恩来
TUhjnbcbe - 2020/12/18 17:41:00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41周年

“二十多年了,终于有一天我悟出了一个理:总理这时时处处的“有”,原来是因为他那许许多多的“无”,那些最不该,最让人想不到、受不了的“无”啊。

总理的惊人之无有六。“一无”是死不留灰;“二无”是生而无后;“三无”是官而不显;“四无”是*而不私;“五无”是劳而无怨;“六无”是去不留言。”

——《大有大无周恩来》·梁衡

周恩来(年3月5日-年1月8日),字翔宇。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治家、*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的创建人之一。

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年加入中国共产*,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年回国。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委副主席,全国*协副主席、主席。

日内瓦会议,有人主动找总理握手,总理出于礼貌没拒绝,可握完以后,对方却说“我怎么跟好战者握手?不应该!”总理用手帕擦擦手,扔进了垃圾篓!

一位美国记者,采访总理,见到桌上一支派克笔,“堂堂中国总理,为什么用美国钢笔?”总理回答,“本来没什么,一个朝鲜朋友送的,觉得有意义…”

林彪事件后,苏联大使找周总理,“说我们是社会帝国主义,比厕所臭,林副统帅怎么还去?”总理说,“厕所臭,苍蝇才喜欢”!

这,就是总理,共和国的总理,无所不能,外交开天辟地!

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总理会见罗马尼亚外经贸部长,可是,会谈还没开始,总理却跟工作人员要了一根烟,点上了!

对方是总理老朋友,知道总理没抽烟习惯,所以也有点愣住。总理抱歉地笑笑说,“困得不行,只好用抽烟提提神”!

对方没想到总理这么累,忙说“您可以先休息一会,我的事不急”。总理连忙摆手,“不和你谈,还要忙别的,也不能睡觉!”…

曾经,在一个会议上,边上明明准备了椅子,可总理却一直站在桌子旁边听汇报。原来,此前,总理已经20多小时没休息,故意“罚站”,为了清醒自己…

这,就是总理,铁一般的总理,不分昼夜,日理万机!

年冬,总理的身体已十分虚弱,癌细胞大范围扩散,吞噬着他的身体,这时候,他想的也不是自己…

一次,他疼得实在不行,就叫进去护士,问“我很疼,能不能哼一哼,叫唤叫唤”!

他,为中国操劳一生,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放弃*埔*校*治部主任,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如今,自己满身癌细胞,他首先考虑的,却是别影响护士工作和休息…

这,就是总理,“别人”的总理,眼里只有他人,没有自己!

△今日中国,如你所愿

周总理一生50个精彩瞬间

年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留影

年7月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

南开学校新剧团主要演员合影

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

年9月,周恩来赴日本求学,这是他与留日同学的合影,后排右一为周恩来

年“五四”运动时的周恩来

年春,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这是他和入*介绍人张申府(右一)、刘清扬在柏林万赛湖。左一为赵光宸。

年周恩来在德国柏林

年*埔*校的周恩来

*埔*校时期

周恩来与邓颖超

三十年代红*时期的周恩来

三十年代红*时期的周恩来

抗战初期的周恩来

西安事变时的周恩来

年7月,周恩来在延安坠马,致使右臂粉碎性骨折

延安时期的周恩来

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被日本飞机炸毁的八路*驻重庆办事处楼前留影

年,延安整风时的周恩来

年抗战结束后的周恩来

周恩来在梅园新村三十号院内

年5月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

年10月1日,周恩来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

开国之初的周恩来

开国之初的周恩来

年06月周恩来和朱德在全国*协会议休息时交谈

年8月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25周年纪念照

年5月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大连海滨

年8月,周恩来与毛泽东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观看解放*体育运动会的比赛

年4月,周恩来总理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代表新中国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他的步履坚定,神情沉稳,形象英俊,让西方世界为之震动。

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年1月周恩来总理设宴为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饯行

年8月周恩来与彭德怀在北京机场迎接老挝首相富马亲王访华

风度翩翩的周恩来总理

出访归国途中的周总理

年1月周恩来拜会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

年1月周恩来拜会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年周恩来在莫斯科大剧院感谢参加芭蕾舞“天鹅湖”表演的演员

年12月周恩来观看绍剧后与小演员小六龄童留影

年07月周恩来总理视察广东省新会县粮食工作展览会

周恩来与贺龙

年10月16日周恩来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年11月,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

周恩来与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

年1月周恩来总理于北京

年的周恩来

年2月,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出访未建交国家的总统。

尼克松亲自为周总理脱大衣。

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府工作报告》

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


  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他鞠躬尽瘁;他离去,身后没子女也没财产,却有十里长街百万群众洒泪送别!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模样!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南征北战、决胜千里的豪情!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亲民爱民、毫无架子的情怀!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光明磊落、节俭朴素的作风!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风度翩翩、魅力难挡的帅气!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沉着冷静、舌战群儒的机智!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大志!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为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的征程!

我们永远不会忘……


  开国大典的时候飞机不够,您说飞两遍,现在再也不需要飞两遍了,要多少有多少。当年送你的十里长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荣。这盛世,如你所愿吧,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这盛世,战机如云,如您所愿!

新中国,航母出鞘,阔步向前!

来源:*报记者

周恩来和邓颖超:一生一代一双人


  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1周年的日子。这个英俊潇洒、位高权重的男人,一辈子忠于自己的婚姻,和结发妻子邓颖超不弃不离,共度一生。数十年后,他们的爱情故事,仍然感动着你我……


  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你不是喜欢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二十六年了,我比你住得还长,现在已经是三十八年了。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当时已84岁高龄的邓颖超之手。年4月,中南海西花厅海棠盛开之际,邓颖超睹花思人,写了这篇散文,题为《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怀念逝去12年的周恩来。他们在“五四”运动中相识天津,并不是一见钟情,却在一生的相伴中逐渐积淀成深沉的爱。


  10年前,《三联生活周刊》曾刊载了《周恩来和那个年代的感情》,文章根据曾经为总理工作服务了21年的赵炜的回忆,深情款款地追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真挚深沉的革命爱情……

情书要做革命伴侣


  “‘那个戴鸭舌帽、穿西服、白皮鞋的就是周恩来’,有一次开学生大会,一个同学指着台上的周恩来告诉大姐。大姐说,哟,她当时就觉得周恩来长得很漂亮。”周恩来去世后,邓颖超经常在与赵炜的闲聊中,讲起她与周恩来当年的那些片断。


  周恩来与邓颖超相识于“五四”运动。当时,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周恩来,在天津学生界已很有名气;而在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邓颖超,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邓颖超后来在文章中形容“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有趣的是,周恩来喜欢演话剧,而男生的学校没有女生,所以他就扮演女生,而邓颖超所在的学校没有男生,她穿长袍马褂、戴一顶礼帽,扮演男新闻记者,周恩来还指导她们演话剧。不过邓颖超一直相信那时的周恩来把她看成小妹妹——那一年,她只有15岁。


  一年后,周恩来作为名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中的一员前往巴黎,邓颖超则到北京师大附小当了教员。两人鸿雁往来,但仍没有往那一方面想。“大姐说,‘我知道他那时有一个女朋友,人长得比我漂亮。所以后来恩来跟我提出时,我根本就没往那方面想’。”年,邓颖超突然收到周恩来从法国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在这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周恩来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年的一天,周恩来的侄女来访,大家坐在客厅里聊天。侄女好奇地问起两人当年的往事,周恩来坦诚相告,当年在法国的那个美丽的朋友,“对革命也很同情”,“但是,我觉得作为革命的终身伴侣她不合适”,在周恩来眼里“坚持革命”的小超便成了终身伴侣的最佳人选。

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广州结婚

恩爱特别喜爱她的大眼睛


  年,他们在广东结婚。邓颖超后来告诉赵炜,结婚时,周恩来正好在*埔*校担任*治部主任,得知此事后,大家纷纷嚷着要他们请客,她和周恩来就请了两桌,张治中、何应钦、邓演达、陈赓、李富春与蔡畅等都来贺喜。张治中要邓颖超介绍恋爱经过,“因为我个子矮,他们还让我站在板凳上,当时恩来特别担心,怕我应付不了。其实,我什么也不怕,站在板凳上把我和恩来相识、相爱的经过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还把恩来写在明信片上的一首诗背了出来。”


  在世俗的眼光里,邓颖超的外貌似乎与有四大美男子之一的周恩来有些差距,“邓大姐经常说,‘我们也没有计较谁的长相,恩来长得比我漂亮,我长得并不漂亮。’”赵炜回忆,邓颖超后来也告诉她,周恩来追求她的举动“连我自己都有些纳闷”,他们结婚后一直没时间谈到过当年相识的事情,直到解放后十几年了,有一次闲聊,周恩来突然说:“还记得当年在天津开大会吗?你第一个登台发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邓颖超后来说,她“理解恩来”,“他所需要的是能一辈子从事革命工作,能经受得住革命的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的伴侣”。从这一点上讲,为革命而挑选伴侣的周恩来被证明是有眼光的。

年8月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25周年纪念照

遗憾颖超曾经怀过两胎


  一次闲聊时邓颖超跟赵炜提起了孩子这个话题。年结婚后不久,邓大姐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当时是何香凝的秘书,一心一意要把工作做好,所以自己跑到街上买了一些中成药,想把孩子偷偷打掉,结果一个人痛得在床上直打滚。周恩来知道此事后,发了很大的火,说:“你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我们两个人的后代,你应该跟我商量,这是我们两个的大事,你为什么不跟我商量?”邓颖超告诉赵炜,她是第一次看到周总理发那么大的火,“现在想起来,我那时也是太轻率太幼稚了”。

年5月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大连海滨


  没多久,邓颖超又怀上了第二个孩子,预产期在年3月,之前周恩来已赴上海工作,邓颖超的母亲来广州陪她分娩。3月21日邓颖超生产,但因为胎儿过大又是难产,生了三天三夜也没生下来。最后医生动用了产钳把孩子夹了出来,婴儿的头颅受了伤,刚生下来就夭折了。


  此后,邓颖超再没有怀上过孩子。但邓颖超的内心仍有做母亲的渴望。解放后,邓颖超医院请著名的妇科大夫林巧稚做过一次检查,当时没有认出总理夫人的林巧稚认为她不太可能再怀孕。在得知邓颖超的真实身份后,林巧稚曾动员她做一次输卵管疏通,以增加生育可能,但邓颖超最终还是放弃了。

邓颖超与周恩来总理的遗体作最后的诀别

诀别轻轻吻了他的额头


  年11月,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手术的周恩来点名医院。跟邓颖超进了病房,周恩来从被子里伸出手,“赵炜,咱俩握握手吧!”赵炜赶紧说自己手凉,不用握了,但周恩来却很坚持地说,“要握”。赵炜伸过手去,周恩来轻轻地说了一句,“你要照顾好大姐。”


  “(年)1月8日早上一上班,医院值班人员,说8点半邓大姐吃早饭,上午先不去了,下午再去,然后问情况如何,对方告之还可以。但半个小时后,值班打电话来,语气一连串的急促,‘赵炜,快来快来!不好了,不好了!’”


  赵炜一下子明白,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这时邓颖超正在刷牙,问赵炜怎么了。赵炜努力平静地说打电话,医院去。邓颖超匆匆前往,下汽车快步向病房走去。赵炜紧紧扶着她,怕她摔倒。两人一推开病房的门,登时傻了眼,医护人员、工作人员都站在旁边哭。来迟了!没来得及跟丈夫作最后告别的邓颖超一下子倒在周恩来身上,边哭边喊,“恩来!恩来!”


  医生仍在抢救。9点57分,监视器上画出一条直线,总理走了。病房里原本隐忍的哭声顿时成了一片号啕,邓颖超哆嗦着双手摸着周恩来的面颊,轻轻地吻了一下他的额头,无限哀伤地哭着:“恩来,你走了……”

周恩来曾留下遗愿,希望死后将自己火化,然后将骨灰撒向蓝天,撒向他热爱并为之操劳一生的祖国大地,很多人无法接受。

邓颖超站了出来,坚持完成他的遗愿,亲手奉上周恩来的骨灰盒,拜托飞行员将骨灰撒出去,而自己只留个空骨灰盒做念想。

之后,邓颖超便再也没有变动过住所,一直留在之前他两居住的寓所里,守着周恩来最爱的海棠花,守着他两的家,守着他们的爱情。

这一生牵了你的手,没有丝毫的后悔,既然生前相伴,死后也要相互依偎。

年7月11日,邓颖超去世。

根据她生前的嘱托,用年装盛周恩来骨灰的那个骨灰盒,盛装着她的骨灰,运到海河,将其撒在16年前抛撒周恩来骨灰的同一个地方,她用自己的一生,与周恩来演绎了什么是矢志不渝,生死相随。

附:

周恩来邓颖超往来书信

周恩来以“超”称呼妻子,而以“翔”自称,是因为他字“翔宇”。

年7月7日邓颖超致周恩来

“颖妹”以“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作为回应。

年11月12日邓颖超致周恩来

周恩来离开延安前往重庆,邓颖超开篇,“我可想你得太!”,几个字就诠释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思念之情。

信尾,“深深地吻你!轻轻吻你!”

年11月18日邓颖超致周恩来

周恩来赴渝已经八天,邓颖超说:“窑内暖融融的,愿你能快回来享受一些温暖啊!”

“祝福你,热吻你!”

年12月1日邓颖超致周恩来

“你去也,是那样的闪击式的迅速;你回也,又是这样的姗姗地来迟!七八日来,使人由欢迎、期望、等待,以至转到失望、惘然!在这种过程中,给我以极大的波动,引起我的内心极复杂的情绪!等你回来我一定要拥抱着你,向你低声倾诉的。”

年2月3日邓颖超致周恩来

邓颖超心脏病发,在家休养,对丈夫的关心也丝毫未减:“觉要多睡,酒要少喝,澡要常洗,这是我最关心惦记的,回来要检查哩!”

年11月16日邓颖超致周恩来

这时的邓颖超称周恩来“恩来——我亲爱的老伴”,两人也已相伴超过十年。

年4月10日邓颖超致周恩来

年3月,台湾策划谋害周恩来,邓颖超抱病提笔:“别才三日,但禁不住要写几个字给你……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人类进步崇高的事业,为了你能做更多的工作,你必须善于保卫你自己。在这方面,亦必须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我衷心地祝福你胜利平安的归来!热烈的在期待着欢迎你。”

信的落款则是“你的知己兼好妻”。

来源:*报记者

武警退休少将讲述给周恩来总理当秘书的“非常岁月”

纪东,年11月10日出生,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纪庄人。年从西安市应征入伍,年入*,先后任中央警卫团战士、班长、区队长、指导员,并多次立功受奖。年8月奉调担任周恩来总理秘书至年1月周总理逝世。年11月,转业到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先后担任会议、文电、信息处长;根据工作需要,年重新入伍,出任国务院办公厅警卫处长(正师级)。年5月调任武警总部任作战勤务部长、办公室主任。年任武警指挥学院副院长,年授少将警衔。年5月退休后,担任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顾问,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

海棠花开香心间

——武警部队郭庄子*干所老干部纪东宣讲周恩来故事侧记

年4月10日,周总理和工作人员在飞机上。(左起第五纪东)

“总理伸手指着图上的箭头,充满深情地给我讲述了红*四次渡过赤水河的地点、路线和战斗情况。”武警部队郭庄子*干所退休干部纪东动情描述着周恩来总理给他讲红*四渡赤水故事的场景,来自甘肃平凉的各界代表悉心聆听着,共同纪念红*长征胜利80周年。

纪东于年5月退休后,一直忙碌在宣讲周总理故事的路上。这已是他第余次的宣讲,也是今年第36次宣讲周恩来总理的故事。

“你来,我给你讲讲四渡赤水,你们年轻人对这段历史应该清楚。”0年的一天,时为周恩来总理秘书的纪东将一份《红*长征路线校绘示意图》送总理审阅,总理笑着叫住纪东,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四渡赤水胜利,让红*扭转了被动挨打局面,奔上了抗日战争前线的经过。

“我托着总理审阅过的地图,像托着中国工农红*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那么厚重,沉甸甸的。”他讲到动情处,眼角挂着泪珠,仿佛又回到了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的8年岁月。

年8月,刚满18岁的纪东圆了自己的参*梦。从西安市第十一中学毕业的他,走出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成为了中央警卫团进驻北京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兵。

在中央警卫团连队当战士时与战友野营拉练后的合影

正值三伏的八九月份,纪东和新战友们穿着高腰翻毛皮鞋在水泥地上拔慢步,练到最后,上楼就像爬山一样;趴在地上练射击,日烤地煎,臂肘和膝盖都磨破了……“汗水伴着泪水流,一滴汗掉地上摔八瓣”,就这样,纪东成为了一名中央警卫团的合格战士。

年初,纪东又被选入了中央警卫团骑兵支队,经过近一年的骑术、战术训练后,在10月份的一次野外拉练中,他加入了中国共产*。

能够来到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8年,是纪东最大的幸福。

与邓大姐在西花厅合影

“欢迎你,年轻的解放*同志。”年8月12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夫人邓颖超在西花厅迎接纪东的第一句话,至今温暖着纪东的心。

这句话缓解了纪东的忐忑不安,也是这一天他得到了一个喜讯:他被选入“总理办公室”担任秘书工作。

年8月15日,纪东第一天到西花厅正式上班。随后的岁月里,他一直工作在周恩来总理身边,直到年1月8日总理逝世。

0年5月周总理与西花厅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总理对工作的那种认真负责,对待人的那种平等和蔼,让我受益最多。”纪东时常会想起周总理待人的真诚与亲切,他说:“总理的情感与人民群众交融着,他是那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辞辛苦。”正是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的8年岁月,让纪东深深受到周总理品质的滋养,在他身上透着严格的自律品格。

“趁着自己还能走动,就想再多干点事情,尽一份微薄之力,只要我不断去讲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相信听课的人总会受到一些影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已经73岁的纪东脸上时常挂着笑容,走起路来步伐稳健。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周恩来总理能成为大家永远追逐的星,而且是一颗永远不陨落的星。“只要听课人能明白,我们真正的共产*员是像周总理那样,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为了让宣讲更有针对性,纪东针对不同阶段学习重点,以及听课人群,将自己的授课分为《少年立身修身,将来报国为民》《弘扬周总理精神风范,谱写青年人精彩华章》《弘扬周总理的精神风范》等专题。他鼓励在职*员干部多学习周总理为国为民的公仆精神,勉励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带着少先队员走进周总理的人生境界。在每次宣讲前,他总会认真丰富自己的提纲。他时常学习到夜深人静时,学习*的创新理论,不断强化个人的*性修养,将总理品质与创新理论、理论教育融合,力求讲课动人入心。

纪东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年5月一次纪检监察学院的宣讲中,他以“三严三实”为主题,结合周总理精神品质进行了讲课。就在宣讲开始不到10分钟时,纪东由于午饭后肚子着凉,控制不住呕吐。在场听课的领导都劝纪东先休息,下次找机会再为大家宣讲。

可是,纪东稍事休息,依然坚持讲课。在接下来足足两个小时的宣讲中,台下来自全国的纪检干部认真聆听着,在纪东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周总理为人民殚精竭虑的一幕幕场景再现眼前。

纪东的话语刚落,课堂上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许多学员纷纷记下了纪东的联系方式,在接下来的日子,纪东又受学员们的邀请,远赴江苏、四川等地进行了宣讲。那次授课回家的路上,纪东在车上又吐了3次,可他脸上依然洋溢着微笑。

“我们多少年来都没有听到,像您这样宣讲我们敬爱周总理的故事,真正让我们把理论与感情融合到了一起。”纪东说,这是他在**机关、大学、中学,甚至是小学作报告时听到最多的评价,也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翻看纪东的行程计划,10月18日在云南省公安厅、安全厅宣讲,10月23日在*马兰基地宣讲……满满当当的宣讲安排,让他和老伴原定在10月份的20天三亚*职干部疗养,没有得到完整的休息。可他却笑着走在风尘仆仆的宣讲路上。

周总理最爱海棠花。纪东的宣讲必会让那缕海棠的馨香常绕听讲者心头。

文:解放*报记者张海华,郭效兵、丁宝顺

(部分历史资料图片来源于网络)

毛主席周总理给我改错别字

我上学的时候,写一个字,多一“点”、少一“点”,老师多次纠正都不在乎;后来写作文,看一两个错别字,也不以为然。这里要讲述的,却是两位伟人——毛泽东、周恩来给我改错别字的事情。

年国庆节前,我接到一个电话,向总理汇报国庆节前准备工作情况。我很快整理好电话记录。由于我刚到总理身边工作不久,还没有正式值班,电话记录就由张作文送总理阅批。总理看完后,让张作文转告我说:“告诉小纪,国庆节的‘庆’字,他在‘大’字的右上角多写了一‘点’,今后要注意。”听了张作文的转告,我心里很不安。自己刚到总理身边不久,怎么就出了多一个“点”的洋相?让周总理给我改这个错字,我感到非常不光彩。

还有一个“别”字,是毛主席给我改的。

记不清是哪一天的上午,当时非洲一个国家的元首遇刺受伤,外交部研究要以周总理的名义发一封慰问电,以示友好和关切。正常情况下,这类事情外交部都要正式报告送总理审批,但这次情况紧急,为了争取时间,外交部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我们念了慰问电稿的内容,让我们以“电话记录”的形式送总理审批。“慰问电”字数不多,最后一句是:“祝早日康复”。我急忙写好送批。

总理当时正在办公室,阅批后,嘱我立即送毛主席审阅。我立即挂上“特急件”的红条,送毛主席办公室。

时间不长,外交部王海容同志从毛主席住处打来“纪东同志,你刚才送来的那份慰问电稿,毛主席已经圈阅了。‘康复’的‘复’字你写成‘幸福’的‘福’了,毛主席给改过来了。”

天哪!天大的笑话,捅到“天”上去了!竟让毛主席给我改了个“别”字!

这个字,还居然逃过了总理的眼睛,我更觉得无地自容。

两个字,写错了一个,写别了一个;一个惊动了周总理,一个惊动了毛主席。

“庆”字多一点是上学时养成的毛病,语文老师讲评作文时,曾多次因这个字和其他错别字批评我书写不规范,乱“造”字的毛病。我并不太在乎,没有上心,反而以老师把我的作文作为全年级范文宣读而沾沾自喜。习惯成自然,自然变恶习。到这时,不知不觉在“庆”字上又表现出来。

“复”字写成“福”字,音同字不同,是别字,也叫白字,是粗心。这是不入脑,想当然,没弄清“康复”与“祝福”的差异。这种粗心也不是一两天养成的。我的性格里有“急躁”的缺点,事多、心急,容易粗心。粗心是出不了细活的。

以后动笔时,我便有意识地静下心来,防止再出现错别字。主观上有了防范意识,效果就不一样了。知道了缺点和毛病,经常警醒自己,总是会有效果的。自然,也就没有再闹过这种笑话。

几十年过去了,每当说起这两件事的时候,总会有朋友替我高兴,有两位伟人曾给我改过错别字,实在是太荣幸了。

是啊!作为历史的回忆,我很荣幸。但就这两件事来讲,我内心更多的却是愧疚。这种愧疚,品尝起来,是挺苦涩的。

鼓励年轻人提意见

周总理思考问题、或批阅修改文件的时候,也爱听听秘书的意见,并鼓励我们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没有顾虑,直率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我们提出的意见,不论是对还是错,总理听了,都是高兴的。对的意见,他会接受,并表扬肯定;不对的,他会给我们讲清道理。

总理曾经在他主持的一次会议上,以我为例,鼓励与会的同志大胆发言。他当时说:“我身边的小纪,他可是敢说意见的,敢说就好。大家不要有顾虑,谁也不能说提出来的都是正确的。”“不对的也没关系,互相讨论嘛!”

总理逝世后,有朋友告诉我,看到有媒体登载的一篇回忆文章里说:“周总理的秘书纪东在总理面前敢讲话,敢发言,敢同总理当面争论。”听到这个消息,我很纳闷儿,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同总理当面争论过。我胆子再大,也没有这样做过呀!后来,我看到这篇文章,才想起了这件事的缘由。

年下半年开始,周总理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和中央决定,开始着手筹备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府工作报告》几经修改后,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集国务院各部门的负责人和起草小组的同志一起对报告逐段进行修改。讨论过程中,总理觉得报告中的一个用词不妥,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起草小组的同志不同意总理提出的用词,我同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可谁也不敢在那种场合站起来说话,我和这几位同志比较熟悉,当时坐在一起,我小声劝他们别害怕,说出来没关系的,但仍没有人鼓起这个勇气,他们反而推举我做代表。因为我们离总理比较近,况且当时也有点冷场。我们的小声议论和他们推举我的“小动作”被总理看见了。总理便问:“你们几个有什么意见?”我只好站起来,把我们几个人的想法说了出来,不过我首先说明,这是起草小组同志和我的共同看法。总理听后,也不同意这个意见。于是我又读了一下原文,并参考有关资料,谈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表现出了有点儿“坚持己见”的意思。总理听得很仔细,也很高兴。听我说完,他稍微思索了一下,觉得我们几个人的意见有道理,当即表示可以按我说的修改。那篇回忆文章这样写道——周总理说:“好,我看小纪讲的有道理,可以按他的意见修改。你们大家的意见怎样?”大家表示赞成。接着,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讨论问题应当提倡平等争论,不要认为领导者的意见就百分之百地正确。其实有些问题,做实际工作的同志、年轻的同志往往有更好的见解。他们接触实际多,框框少,所以有些意见比较高明,我们就按他的意见修改嘛!谁的意见对,我们就按谁的意见办。”说到这里,总理很欣慰。他还说:小纪刚到我这里来时,连话都不敢跟我说。我花了不少力气,经过两三年时间,才使他不但能和我一起讨论问题,而且可以进行争论,能说出自己有见解的意见。

这就是我“敢同总理当面争论”的来历。看了这篇回忆文章,我才想起这件事的具体细节。

这是总理鼓励到会的同志,特别是年轻的同志、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要敢于提意见、提不同意见的真实案例。按照总理的说法,回忆文章关于敢于同总理当面“争论”的用词是事出有因的。

总理听取不同意见是平等的,他不分提意见的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在他那里也不存在“人微言轻”的问题。看到有年轻的人或从基层来的同志参与讨论,他会热情、和蔼、亲切地叫着他们的名字,请他们谈出自己的看法,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虚心接受他们的意见,这是总理的一贯作风。

▲以上文章节选纪东回忆录《回忆周恩来总理的最后八年》

▎本期监制:赵波主编:张海华

▎编辑:王鹏、赵明校对:*开彬

▎投稿邮箱:capfnet

.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武警少将深情讲述,共同缅怀伟人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