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一路高歌、“高端商圈”鳞次栉比、互联网业态蓬勃发展、金融科技热潮来袭、生产性物流集聚区“量体裁衣”、多元文化旅游焕发新生……现代服务业引领新经济、新产业已成新趋势,服务业逐渐撑起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亿元,增长3.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2%。
新常态下,从数据中可以感受到近年来由服务业“新引擎”给营口释放的改革红利。今年,我市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物流业发展稳中向好,商贸流通创新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取得新进展,旅游业规模档次不断提升,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升级。
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说是城市繁荣的主要标配,而现代物流一直是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重头戏。营口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催生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成长。依托营口港密集的航线优势,现代物流业已逐渐成为我市依托优势着力打造的支柱产业。
辽宁沈哈红运物流有限公司在与现代物流“结缘”中受益。辽宁沈哈红运物流有限公司国际联运部经理袁振河介绍:“去年,公司海铁联运总量完成52.6万标准箱,通常上半年是淡季,但今年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36.33万标准箱,同比增幅80%。我们预计今年年底能完成60万标准箱,继续以较大的幅度领跑全国。”沈哈红运公司是一家由沈阳铁路局、营口港与辽宁红运投资集团合资组建的多式联运物流企业,高效衔接了海运、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通过一站式物流服务降低了客户的全程物流成本。
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开通了12条中欧班列线路,与境外5个国家9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连续三年在满洲里口岸排名全国第一,提高了营口市现代物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目前,现代物流已经不是原先‘傻大笨粗’的行业了,以前靠搬靠卸,现在是科技化+智能化,促进了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已经从事物流行业多年的信风海运物流公司物流事业部负责人赵春平介绍,过去一个大型的生产制造企业,整个物流部会分成多个部分,比如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分别完成。去年我们投资万元打造一套综合物流管理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涵盖订单管理、运输管理和仓储配送管理为一体的运、仓、配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低成品、高效率的物流服务。赵春平说:“比如订舱订车,不用像以前还要来人、发传真,现在在订单平台上可以一键搞定,提高效率、准确性,很多地方也都是无人码头了,朝着智能和科技为驱动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前进。”目前,全市实际从事物流相关业务的企业超过家,流通领域商贸物流企业有余家,营口港持续领跑“一带一路”东线。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依托现代物流,将会有更多的“营口制造”走向世界各地。
时代在前进,消费也在改变。“我们村以前老百姓都是种玉米,遇到灾年还要大幅减产减收,近年来,通过*府部门多方扶贫,帮助我们引进香菇种植,现在已经形成香菇生产基地,一个大棚老百姓年纯收入2至3万元,全村共有多个大棚。今年*府又送电商下乡,帮助我们树立品牌,拓宽销路,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有了独立包装,纳入营口特色地方平台,销往全国,比原来提升产品附加值30%左右。”*土岭镇七一村村主任冯维刚说。
营口蓬勃兴起的各种电子商务平台使越来越多“靠天吃饭”的村民们成为受益者。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营口馆负责人韩晓放说:“目前运营的京东营口馆以及苏宁营口馆,达成协议的大概有60至家我们的企业,涉及几千个品类,庞大的数据下每一样产品都非常有特色,其中包括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国家驰名商标、省级驰名商标等,把这些农产品共同展示在我们的特色馆·营口馆里面,让全国人民了解东北、了解营口,让我们的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去。”
尤让人可喜的是,旅游产业交出不俗成绩单: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亿元,平均增长11.5%。旅游经济已经从原先的温泉旅游为轴心,向旅游相关产业纵深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动能。
旅游产业无一例外是服务业重要的经济支柱和品质标志。今年以来,营口重新整合“山、海、林、泉、寺”等自然景观资源,重构更新的全域旅游版图,唱响全域旅游发展大戏。有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街,有辽南第一名刹楞严禅寺,有闻名遐迩的望儿山,有名满全国的“温泉七朵金花”,有傍晚迷人的“夕阳坠海”,有兀立在海滨的古烽火台,有新近出名的北海“亚特兰蒂斯”……营口这座别具韵味的旅游城市呼之欲出,营口旅游将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金名片。
由曾经的发展短板到如今的振兴新引擎,服务业上半年的一张张成绩单,都沿着市场取向推进,彰显出营口“结构调优”的不懈努力和满满诚意。新兴产业正在布局中,现代服务业正在正逐步上升。下半年,营口将继续以项目为依托,聚焦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化和集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营口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
记者张宝全梁然编辑付宇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