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持续推动,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科技产业,成为各国抢占发展制高点和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1
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实体经济变化决定金融结构的变迁。当前,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任务。
01
什么是新经济?
所谓新经济,是指由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带动的新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活动,这些活动表现为人类生产方式进步和经济结构变迁、新经济模式对旧经济模式的替代。随着新能源、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体系正由传统经济主导向新经济主导转变。02
国内发展现状如何?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理念、战略和*策框架,发展新经济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年,我国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16.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0.7%、7.1%和8.6%。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抓手,新经济代表了第一、二、三产业的新动力发展方向。其中,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三产融合等;第二产业主要包括芯片、大飞机、高铁、5G、物联网等;第三产业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新零售、教育医疗养老等。03
国际发展有哪四大经验?
在新经济发展道路上,美国早在年,就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德国则在年,提出通过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来促进产业转型;日本也于年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积极开发领先世界的高新技术。随着新经济的发展,这三个国家中工业占GDP的比重从40%左右下降至20%左右,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则从50%左右上升至70%左右。分析美、德、日新经济发展得出四大经验:一是推出支持技术创新的产业*策,形成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是给予*府财*补贴或减税,以财*手段支持创新活动。 三是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和风险投资,拓宽科创性企业融资渠道。四是把*策性金融支持作为重要手段,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2
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四大后发优势
及未来新经济五大形态
通过几十年来对新经济的大力扶持和发展,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链上已占据竞争优势地位。但比较而言,中国的新经济发展具有四大后发优势:
一是基础设施较为先进。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是新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据行业研究院测算,年中国数据量将会达到8万亿GB,在全球的占比增长至18%。年中国将有54亿件设备接入物联网,全球占比为20%。
二是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以及新型社交方式的普及率较高。截至年末,中国4G用户达12.8亿户,普及率为80.1%,继续保持全球最大4G网络地位。手机支付用户规模7亿左右,互联网平台汇聚必备资源、抹平地区落差、加速创意流动,推动形成“共享经济”和“微经济”。
三是科技创新由跟跑转入并行领跑阶段。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在资源开发、现代服务业、信息、交通等四个领域有优势。与年比较,中国领跑全球的技术占比为16.6%,基本持平;并跑为44%,提升14个百分点;跟跑为39.4%,下降14个百分点。
四是涌现出一批独角兽企业。据统计,截至年末,全球独角兽企业强中,中国占据家,总估值亿美元;美国占据家,总估值亿美元,分列世界第一、二位。
未来新经济五大形态
“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物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等五大新经济形态将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到年,中国五大新经济占GDP的比重有望超过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
新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传统金融为大客户、大企业、重资产行业服务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
2
中国新金融发展的特点和未来侧重方向
什么是新金融?
目前,对“新金融”有广义、狭义两个层面的界定。从狭义的层面来讲,新金融是指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产生的新金融业态、金融服务模式与金融产品。从广义的层面来讲,新金融是指适应新经济发展,对包括传统金融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产生的新变革。
随着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持续推动,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科技产业,成为各国抢占发展制高点和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1
坚定通过产业*策扶持新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制造”战略提出后,受到部分西方国家的舆论干扰。但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历来看,新经济均是在*府的大力扶持和鼓励下发展的。尤其是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比如,美国于年公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德国在年提出“工业4.0”概念,开启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英国提出《工业战略》,《新工业法国》拉开法国工业复兴的帷幕,《日本再兴战略》试图通过产业振兴刺激日本经济增长等等。因此,我国应坚定不移地通过产业*策扶持新经济发展。
2
完善优化新经济税收制度
以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原则,构建新经济征税体系。新经济的主体趋于分散、多元,交易呈环节少、高频次、碎片化特点,工业经济时代以物计税、按环节征税的模式难以适用,要重新设计计税方式、简化征税程序,增强税制弹性,有效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建议针对中小企业和高技术行业的具体情况,扩大增值税抵减的范围和比例。
3
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鼓励创新体系
在重大创新领域建设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战略科技创新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在能源、生命、粒子物理等领域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议将更多的*策资源集中于对整个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具有系统性影响的特定行业和领先企业的扶持,以行业领先企业作为多项技术的集成应用平台,加速前沿、先进技术沿供应链网络向不同行业扩散应用。
4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壮大创业投资规模,完善新的融资交易平台建设,建立技术创新和新商业模式的融资支持体系,适时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使金融资源更好地契合“调结构”和“促创新”的要求。
5
建立支持科技、小微企业的*策性金融
一是考虑成立专业的*策性银行支持高新科技企业、小微企业。二是建立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的财*贴息制度。通过给予一定的利率补贴,鼓励商业银行向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贷款。三是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设立高新技术企业信用风险担保基金、投资基金。
部分来自:上海证券报(作者杨荇)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信息发布方不承担任何法律、法规及相关责任。●,半导体产业呼啸而来!*策红利下的投资机遇不容错过
●首次推出!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迎来重大利好!半导体新风口来了!
●乾道生物医药
为什么生物医药产业是价值投资的长期选手?
●独角兽IPO集体“造富”,大时代掀起投资大浪潮!
●初心依“九”,历“9”弥新
乾道集团即将迎来九周年!
●年中*治局会议明确战略方向!乾道为您解读!
●7月并购重组持续升温,乾道与时俱进专注价值发现与重塑
●全员加速共赢未来
上半年总结大会隆重召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