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荐读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关键点
TUhjnbcbe - 2021/2/1 4:28:00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721404.html

文化产业需要以文化资源赖以为生的环境为基础,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为前提,恰当的*策支持为依托,才可能使产业进入良性发展态势。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在于乡村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文化产品市场的培育、有效的制度设计。

《“文化创意+”农业融合发展》(张振鹏著)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该书现已在京东、当当等网上书城以及新华书店发售。

(一)乡村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保护文化的真实性

乡村文化之所以能够对城市人群和异质文化群体产生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纯真和本原的品质”,这是文化特色的形成之源。产业化是利用人的创意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生产的过程。有学者强调产业化手段的使用而忽视文化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认为“文化产业就是‘无中生有’,不是将已有的文化拿来产业化,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借鉴文化元素、创意故事和艺术表现形式产生出新的产品和设计等”。人对于事物的“理解”原本就是见仁见智,而且有时会有意无意地背离本质,这对文化的真实性会构成威胁。另外,产业化通常是采用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大工业生产线上的产品是大规模复制的结果,而复制的过程往往伴随特色的消解。文化特色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与延续,虽然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会发生变化,但其面貌始终是真实的。如果为了获得消费市场的认同而以生产者的“理解”进行产业化,对历史和文化是一种不敬,而缺乏真实感的文化产品对消费者也没有足够的尊重。有的地方曾经以模仿的方式将缩微景观移植到本地,比如深圳的“世界之窗”和“锦绣中华”,在建成初期的确给人们的感官体验带来很大冲击,但信息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方式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景观,于是对“虚假”的仿制品就失去了兴趣。目前这两个主题公园依靠会展业、演艺业以及承办各种活动,试图维持昔日的繁荣。“无中生有”和“复制”出来的只能是商品,不可能是文化;只能是表面形式,不可能是精神实质。文化特色的唯一性就在于它只能融入真实性的文化元素,真实性是文化的内在品质,文化的历史性拒绝历时性的模仿。

近年来,有人标榜“文化造镇”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宣称“不是说所有文化资源都有开发的价值,必须评估这些文化资源到底有多大的消费半径,重点从产业链的角度考量对现有文化资源的取舍”。这种说法正是前文阐述文化与产业的内在逻辑关系时所批驳的。城镇化不是一种简单的人为“创造”,更不是一种对文化和自然的改造,而是人类同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世界的一种和谐关系的建构。发展并不意味着废旧立新,而是在继承中的发扬和再创造的过程。无论是城镇化还是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只有尊重和保持文化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力图创新,其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

(二)乡村文化产品市场的培育——注重消费体验的互动性

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者除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荐读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