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带下量过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过多”,又称“下白物”“流秽物”等。
西医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等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异常与带下过多临床表现类似者,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忧思气结,损伤脾气,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湿浊停聚,流注下焦,伤及任带,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带下过多。
诊断
诊断
1.病史:妇产科术后感染史,盆腔炎性疾病史,急、慢性宫颈炎病史,各类阴道炎病史,房事不节(洁)史。
2.症状:带下量多,色白或*,或赤白相兼,或*绿如脓,或混浊如米泔;质或清稀如水,或稠黏如脓,或如豆渣凝乳,或如泡沫状;气味无臭,或有臭气,或臭秽难闻;可伴有外阴、阴道灼热瘙痒,坠胀或疼痛,或伴尿频、尿痛等症状。
3.检查
(1)妇科检查:可见各类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的体征,也可发现肿瘤。
(2)辅助检查:①实验室检查: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清洁度Ⅲ度或以上,或可查到滴虫、假丝酵母菌及其他病原体。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必要时可行宫颈分泌物病原体培养、病变局部组织活检等。②B超检查:对盆腔炎性疾病及盆腔肿瘤有意义。
鉴别诊断
1.生殖道癥积和癌病
带下量多是一种症状,以妇科生殖道炎症最为常见,生殖道癥积及癌病亦可出现。若生殖道癥积突入阴道时,可见带下量多,赤白或色*淋沥,或伴臭味,通过妇科检查可鉴别;
2.白浊
带下色白量多时需与白浊鉴别。白浊是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临床特征为尿窍流出混浊如脓之物,多随小便流出,可伴有小便淋沥涩痛。尿道口分泌物做淋球菌培养呈阳性,可资鉴别。
带下过多脾虚证
主要证候:带下量多,色白,质地稀薄,如涕如唾,无臭味;伴面色萎*或晄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倦怠嗜睡,纳少便溏;舌体胖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
证候分析: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湿邪下注,损伤任带,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为带下量多;脾虚中阳不振,则面色萎*或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倦怠嗜睡;脾虚失运,则纳少便溏。舌淡胖,苔白或白腻,脉细缓,均为脾虚湿阻之征。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人参1、炒白术1、白芍1、山药2、苍术2、陈皮1、柴胡1、荆芥穗1、车前子2、甘草1;14剂。
若脾虚及肾,兼腰痛者,+续断1、杜仲1、菟丝子1
若寒湿凝滞腹痛者,+香附1、艾叶1
若带下日久,滑脱不止者,+芡实1、龙骨1、牡蛎1、乌贼骨1、金樱子1
若脾虚湿蕴化热,带下色*黏稠,有臭味者,宜健脾除湿,清热止带,方选易*汤:山药2、芡实1、白果1、*柏2、车前子2;10剂。
病案举例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完带汤
完带汤:人参1、白术1、白芍1、山药1、苍术1、陈皮1、柴胡1、荆芥穗1、车前子1、炙甘草1、芡实1、龙骨1、牡蛎1、乌贼骨1、金樱子1
14付
说明:以上医学观点为专家个人意见,不代表天江药业立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