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四逆汤源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本书的厥阴篇条原文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攀,一法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汤证的最基本病机为肝阳亏虚不升,导致了血虚、寒凝、血瘀的病理状态,同时这些病理状态又相互影响,从而加重了病情。
减药物规律厥阴肝经寒凝较甚时,可去芍药、大枣或当归,以突出温肝散寒通络的功效;病症无明显经脉不通的表现时,可去通草;阴血津液亏虚、血瘀较甚、水饮上冲、脾胃气虚、阳气虚甚、胎动不安时,可去细辛、通草;患者内有郁热、痰湿内蕴、水饮内停时,可去桂枝、细辛。增加药物规律如厥阴肝寒较为严重,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吴茱萸、生姜、艾叶;如阴血亏虚较严重,可加阿胶、麦冬、生地;如阳气亏虚较重,加*芪、附子、生姜、羊肉;瘀血较甚,加川芎。在治疗兼证方面,如合并脾胃阳虚,可加附子、白术、干姜、人参;合并肺寒,可加杏仁、半夏、五味子;合并气虚,加*芪、人参;合并相火心火妄行,加丹皮、滑石、大*;合并风寒束表,可加麻*、葱白;合并风邪在表,加防风;合并水饮,加茯苓、生姜;合并牙痛牙出血,可加矾石;合并胎动不安,加阿胶、莲房;合并腰背痛,加独活、生姜;合并小便不通,加栀子仁、赤茯苓。合用药物合用药物大致可分为六类:“*芪、附子”、“吴茱萸、生姜、川芎"、“牛膝、鸡血藤"、“桃仁、红花、丹参"、“防风、*参、白术、地龙、干姜”、“乳香和没药、茯苓、乌药、香附和所有其他的合用药物"这六类。这六类合用药物,都有各自独特的功效:①*芪、附子。*芪善补气升阳,附子功在温阳散寒,两者都可增强当归四逆汤温升肝阳的疗效;②吴茱萸、生姜、川芎。吴茱萸、生姜两者相配,可散厥阴肝寒,而川芎为血中气药,可散血中寒凝,这三味药都有温阳散寒的作用;③牛膝、鸡血藤。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鸡血藤活血通络,两者配合可治疗当归四逆汤证常见的经络不通所致的腰腿疼痛、麻木、无力;④桃仁、红花、丹参。桃仁、红花、丹参都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其中丹参还有补血的作用,三者合用则可活血补血;⑤防风、*参、白术、地龙、干姜。防风祛风,地龙通络,*参、白术、干姜健脾祛湿,合用起到健脾祛湿、祛风通络的作用;⑥乳香和没药、茯苓、乌药、香附和所有其他的合用药物。乳香没药为药对,主活血,茯苓健脾渗湿,乌药、香附有疏肝行气的作用,阳气不升则郁、肝克脾则土虚生湿,脾虚肝郁是当归四逆汤证中经常伴随的病机,故乌药、香附、茯苓可配合使用。综上所述,合用药物的主要作用一是增强当归四逆汤的功效,二者是解决其容易伴随的病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