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现代养殖模式对猪生长影响之中医分析
TUhjnbcbe - 2021/6/23 9:58:00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现代养殖业的发展生产模式,随着人们对肉类食品需求的增长,越来越趋向于向规模化方向发展,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养殖企业的目的是最大化。因此产生了被养对象的属性变化。整个饲养对象的生长过程变成了肉类生产加工厂,吃进去的是饲料,生产出来的是肉,每天的投入与产出都计算的十分清楚,甚至精确到克。这样的生活空间及方式,完全违背了动物原有的自然生长环境,高度的饲养密度及封闭式管理,动物很少有机会与外界环境接触,吃了睡,睡了吃,不见阳光,定位饲养,缺少运动,动物完全成了生产机器,忽略了其还是一个生命体的本质。只要是生命个体,他就会有情志需求,不单单只是营养上的需求。中医讲,一切的生命存活,都必须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相一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如果长期违背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就会发病。因此我认为现在养殖界遇到的许多棘手病疫都和现有的养殖模式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养殖出来的猪,就是一种病态的个体,谈不上任何健康。

现在的现代化养殖场,规模是越建越大,自动化越来越高,动物生活空间越来越小,栋舍越来越封闭,患病是越来越多,防埪是越来越困难,生物安全越做越高级,成本越来越高,越发病,越加大生物安全投入,完全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相反的一些过去或者半开放式的养殖场发病倒不是很严重,即便发病,防治起来很轻松,当然管理必须到位。针对现有情况,我今天从中医的角度简单聊一聊如何在现有模式下通过中医调理猪的亚健康水平,减少上述情况发生。

中医治疗疾病的主导思想是治未病,调平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凿锥,不亦晚呼?”意思就是我们要防病于未然,要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能等起发病之后再去治疗,此时已晚矣。

中医调理的原则确定之后,在执行时我们首先要辨明施指对象的阴阳属性,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我认为猪从中医的阴阳属性上归属于阴性体质。在现有规模化养殖模式之下,猪的整个生长周期,缺少运动,中医讲运动才会产生体内阳气的生发,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嘛。我把猪定性为阴性阳虚体质,因此我们在面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日常猪体调理时,必须时刻以维护猪的脾胃及肾脏阳气为主线,这样才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阳气是啥?阳气在中医上就是指一切运动的,温暖的,向上向外的一种体现,现在养殖模式下的猪个体,缺少阳光照射,缺少运动,环境通风不畅,水帘降温,阴冷潮湿或者高温季节高温湿闷。都会影响猪体内阳气的生发及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养殖过程中的防疫性抗生素投喂,又进一步加重了猪体内脏器阳气的损伤,内脏阳气损伤之后,就会影响对应脏器的生理功能,出现心阳不足的猝死发生,脾肾阳气不足,就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免疫应答不足,作苗后体弱个体应激性发病,还会出现咳嗽,气喘,水肿的呼吸性疾病发生。甚至出现神经性症状。如果久不治愈,就会出现僵猪,消瘦,毛发粗乱,肤色发白。种猪就不发情,母猪淘汰率增加等等情况的发生。肝胆湿邪郁积化热,造成肝胆肿大,严重情况会引起肝脏坏死。

下面就猪的具体生长阶段中医调理方法简单聊一下。首先说一下乳猪的调理问题。乳猪由于刚脱离母体内环境,初次接触外环境,本身体质属于稚阴稚阳,免疫力不足,完全靠母体所传,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发病。所以建议在乳猪吃初乳之前,给予一定量的活菌制剂,快速建立其肠道有益菌群,有条件的话,可以适量在人工乳中添加一定量的回阳饮,提高一下乳猪抗寒能力,防治温度过低引起的冷应激。早期乳猪的受寒性泄泻发生。南方高温高湿季节还要注意湿热引起的胃肠炎发生,可以通过母猪投喂腺胃康一类的化湿温中药来预防。至于带*母体的乳猪调理,需要在产前进行母体投药调理,减轻母体带*量,从而减少乳猪的产后发病几率。

其次说一下仔猪阶段的日常中医调理。此阶段猪体主要处于骨骼及内脏快速生长期,还涉及换料问题,极易造成应激性腹泻,进而诱发其他病*病发生,仔猪的换料应激涉及到中医所讲的脾胃功能,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为动物体气血生化之源,仔猪的后天生长,完全要看其脾胃的功能健全与否。因此此阶段主要是调理脾胃,兼顾肝肾脏器的生长。用药上主要加一些白术,*参,*芪,砂仁,陈皮,女贞子,何首乌,山楂,麦芽,肉桂,干姜,龙骨,牡蛎一类的药,如果母体是病*性体质,还要加一些清热解*类药物作为佐使药来辅佐一下效果。南方高温高湿季节或者养殖环境湿度温度过高,也要考虑接一些化湿清热的药物,但要注意,寒凉性药物要掌握剂量大小,防治寒凉药物过用引起体内阳气受损,造成阳不化湿的情况发生。

下来说一下育肥猪阶段中医的调理问题。此阶段主要以肌肉和脂肪沉积为主,其生长的主要目标是快速长肉及脂肪储存,提高饲料转化率,加速体重增长,达到出栏标准。这个阶段中医调理应该以防止胃肠到及肝胆病为主。健脾开胃,疏肝利胆为主要方向。健脾可以借鉴仔猪阶段的药物添加,疏肝利胆主要可以加一些柴胡,白芍,香附,陈皮,乌梅,大*,槟榔,木香,小茴香,川楝子一类的药物。肝主疏泄,脾主肌肉,主运化营养,肝胆功能正常,脾的运化功能就不会差,胃肠就会保持通畅,猪采食和消化排泄正常,饲料转化化率就不会错。如果遇到湿热环境就要加一些藿香,苍术,菖蒲一类的化湿健脾药物。

最后再说一下经产母猪的产前产后中医调理问题。母猪和人的妇女产前产后调理差不多。由于母猪的生长周期长,其一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多产子,因此,母猪一般体质以气血问题多见,多表现为体质虚弱,中气不足,血虚血瘀。因此主要以调理气血为主线。

产前,受孕以后至生产这段时间,由于母体要孕育胎体,需要大量的气血及营养性物质,此阶段必须加入大量的补气血药物,帮助母猪提高食料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用药上以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为主加减。补的同时还要少佐一些理气清热安胎的药物。因为母猪体内随着胎体的长大,会影响母猪体内气机的运行通畅,造成气滞性发热或气虚性发热,胎热,就会引起滑胎,流产发生,这一点要切记。

产后的回复。此阶段由于胎儿已经脱离母体,由于母猪生产过程大量消耗体能,同时还要哺乳胎儿,也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提供,但是此阶段,母猪体质过于削弱,中气不足,我们在投喂补气血的药物是,必须加一些升体中气的药物,比如升麻,*芪,柴胡一类,帮助母猪子宫恢复到原有位置。另一方面还要加一些活血化瘀类药物,帮助母猪清理体内残留淤血及胎盘遗留物,减少母猪子宫及输卵管系统的炎症发生,尽快为下一个配种周期创造条件。现在许多母猪产后不发情,许多原因就是由于体内产后淤血排不干净造成的,包括人工授精造成的子宫内膜受损也是这种情况。

最后再说一下,现在的养殖规模大,环境封闭性高,现有的许多病都是我们不好的养殖方式造成的,由于猪舍与外界接触很少,因此纯粹由外环境引起的病并不是主要因素,猪场发不发病,关键还在于内部因素。好了,今天就聊这些,有不到之处,还望看到者提出改进意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代养殖模式对猪生长影响之中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