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业产品的用途,整个工业部门可以分为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这两大类。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建筑、人民生活消费的工业部门称为民用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国防的工业部门称为国防工业。
民用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民用工业是指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建筑、人民日常消费的工业部门。在一个国家的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民间工业总是占绝大多数。民间工业是国防工业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民间工业发展,就没有建立和发展国防工业的条件。*事工业不能孤立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民用工业的基础上。
早在18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指出,国家*事力量的源泉应该是生产,强调维持舰队和*队的不是金银而是消耗物资,战争经费隐藏在每年的国家生产中。他特别强调,加强国家的经济能力,特别是民用工业制造能力,对战争的胜利有决定性的作用。现代战争和国防工业对民用工业和整个经济有着各种要求和不可避免的依赖。
中国的工业产品,无论是舰队作战、训练用的武器和基础设施,还是*队用的消费品,都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步。也就是说以民间工业为基础。因为民用工业是发展国防工业的潜在能力,是现实的物质保障和坚强的后盾。现代战争和国防工业所需的战略物资储备、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巨大的投资和积累取决于民营工业的发展。例如,国防工业生产的武器装备、技术武器、弹药、燃料、工程装备,需要钢铁、有色、能源、机械、化工等多个部门的大量产品。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事部门铜的消费量占总产量的15%~16%,锡、镍、铅、锌的消费量分别占总产量的10%左右。据估计,在现代战争中,美*一个师的消耗量超过吨。所以说,现代国防的巩固,不仅是战场上缔造的、国防工业中缔造出来的,同时也是民用工业中缔造出来的。为此我们要用主要力量投入民用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国防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国防工业是指产品主要用于国防的工业部门,是*事或国防生产所需的武器、装备、专用物品的经济生产活动。
一、国防工业的地位
这是国防建设和战争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必要的特别组成部分。国防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这对于广大、独立自主等国家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我们反对平均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世界持久和平,我们不仅要有相应的经济实力,还要建立和发展牢固的国防。同时,没有强大的国防作为后盾,就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人民的和平劳动。因此,有必要发展国防工业。
国防产业的存在只能归咎于社会的“弊病”。马克思在明确*用消耗品的非生产性质量时指出:“从直接的经济意义上讲,生产*用产品的国家就像把自己的一部分资金投入水中。”列宁指出;“堡垒和战舰对我们国民经济不是正的而是负的。”
二、国防工业的特点
国防工业与一般的民间工业不同,其要点如下。
(1)国防工业是消费经济,其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但其使用价值既不能作为扩大再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也不能作为人民消费的生活资料,作为国防的消费产品,主要保障是歼灭敌人的生存力。
(2)国防工业的经济活动一般严格按计划进行,买卖双方固定,一般不允许自由交易。
(3)*事消费不同于民生物品,关系到战斗的胜负和生命的安全。因此,对国防工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国家赋予国防工业发展特殊的地位,始终使用国防工业部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好的原材料、最优秀的人才。国防生产部门,特别是武器装备的研究生产部门,应该成为技术密集型部门。
(4)国防工业的结构和规模随着*事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国际局的热情,国防工业在战争与和平互利的环境中发展。和平时期,作为*事需求中心的国防工业发展缓慢,整个工业收缩。在多雨的战争期间,对*事产品的需求扩大,国民经济整体以成功为优先。国防工业发展迅速,国防工业必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5)国防工业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总的来说,国防工业部门所需资金的一小部分是自筹,主要部分是从民营生产部门和上缴国家的国民收入再分配。
三、国防工业的基本功能
国防工业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国防建设和战争的物质和技术需求,具体包括: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发展*事生产,刺激国民经济发展;缓解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协调劳资矛盾;国防工业的作用。
国防工业不仅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障碍是消耗了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武器的使用对社会经济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其促进作用主要有:
(1)促进民营产业发展。国防工业部门生产的新产品大多优质、精良、精密,要求民营工业部门提供优质的原材料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必然会推动民营工业部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推进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例如二战后,原子弹、导弹等新型战略武器的出现促进了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计算机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和发展。
(2)科技进步战争是关系到阶级、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各方竭尽全力,以最新的科技成果争夺战争的主导权。现在西方很多新科技都有助人为乐的目的,国防工业部成为了最新科技一到饭点就可以用来限制自身实力的车站。例如,美国研制了雷达网和高射炮有效配合第三中学的作战装备——贷款清点机,广泛应用于计划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为第三产业自动化和办公会议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手段。
(3)促进商品的科学管理。由于战争的特殊需要,*队交给企业组织生产机密,有严格的纪律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这为国民经济和民间工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许多科学管理体系和方弘的分离是在*队和武器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扩展到土木工程部门。例如,系统工程、运筹学、价值工程等是二战时期在美国*工生产中产生的,后来扩展到民营行业。
(4)创造国民收入。表现在国防工业企业走*民结合道路、生产民用产品的国防科技成果遍布全社会,促进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产生经济效益;一些*事设施用于*事和民用以支持国家经济建设。
国防工业的任务
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形势下,国防现代化面临着国防工业、国民经济和民营工业如何协调发展等许多新问题。
国防工业如何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如何从实际出发有效改革国防工业体系?国防工业体系如何贯彻平战结合、*民结合的方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道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防工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今后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国防工业的经济实力。主要措施有:
(1)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防工业和武器装备升级,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严格管理新建扩建项目,将增产重点从粗放型再生产转移到集约型再生产,逐步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2)在加强国防工业建设的同时,积极寻求解决*事生产能力“闲置”问题的途径。现在的国防工业企业正在朝着“*民融合”的方向发展。直接或间接为国防建设和*事服务的*工企业,构建了*民结合、*地结合的两栖产业结构,使国防工业各部门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调整国防工业技术和产品结构,实现单一*工产品结构向*民结合产品结构的转变,带动*工技术向民用技术转移,发挥*民用优劣势,促进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