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图片来自网页
导读全球城市的形成通常需要经历去工业化和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两个阶段。本文对比了上海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节选自:蒋荷新/邓继光,全球城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及上海的差距——教育结构视角。原文载于《城市发展研究》22卷年第2期。
如有需要,可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全文。
“全球城市形成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纽约、伦敦、东京与上海的比较1去工业化在三大城市的表现
年到年的第一个10年间,(纽约和伦敦)两个城市以金融、保险、房地产(以下简称FIRE)为代表的生产者服务就业比重也呈上升趋势,此后趋于稳定,两个城市的就业结构均呈现出显著的去工业化特征。
东京的经济转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是由于东京发达的制造业,在服务业就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去工业化特征并不明显。直到年东京制造业的就业比例才降至10%以内,即东京的去工业化过程比纽约、伦敦晚了大约10年时间,相应的第三产业特别是FIRE部门就业比例提升的速度也要慢于纽约和伦敦。
尽管三大城市的去工业化进程有先有后,有快有慢,但其均呈现出制造业下降、FIRE为代表的生产者服务上升的去工业化特征。
2生产者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在三大城市的表现
相比于所在的大都会地区,曼哈顿和伦敦市的生产者服务业集聚程度更高,拥有更低的制造业就业比例和更高的FIRE部门就业比例。
年,东京中央商务区第三产业在全部就业中的比例达到了80%,生产者服务业(FIRE部门)的就业比例与制造业的比例趋于接近,并在年超过制造业,标志着东京全球城市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
3上海生产者服务业的现状及与全球城市的差距
与纽约等全球城市相比,上海向服务业转型的时间要晚得多。
尽管如此,从就业结构的演变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上海经济正呈现出向服务型城市转型的去工业化特征。
~年10年间,上海的生产者服务业(FIRE部门)就业比例始终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动,而同期的服务业和工业就业比例均出现了小幅变动,服务业就业比例上升了近5%(从51.9%上升至56.5%),工业就业比例下降了3.7%(从33.9%下降至30.2%),表明上海服务业的新增就业主要发生在生产者服务业(FIRE)以外的部门。
关于CSRC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CitySocietyResearchCenter)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共同创建,致力于城乡规划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中心以空间为视角,以上海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动多学科合作共同对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新的城市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城乡规划和城市社会学等领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中,以期为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新的参考维度。
中心邮箱:csrc
tjupdi.